第130章 通敌叛国是比谋逆还要重的大罪,只要证据确凿,一律满门抄斩。(第3/5页)

从今往后,生死相依。

所以,作为统帅,姜云冉必须要运筹帷幄。

才能让她们这条大船平稳前行。

夏岚行事果断,才意识到当年几件事可能有牵扯之后,立即把细节查清,直接前来禀报。

而姜云冉也如她所愿,立即便融会贯通。

夏岚起身,单膝下跪,拱手行礼。

“下臣领命忠心于娘娘,自要如实相告。”

姜云冉眉目舒展,她没有因为陈年旧事而自怨自艾,也没有心神震荡,惊惧慌张。

她依旧淡定自若。

“你的忠心,本宫已经知晓。”

“那么,我们来说一说,接下来要如何行事。”

————

姜云冉头脑异常清醒。

她端坐在贵妃榻上,手边是幽静的沉水香。

窗外的阳光透过隔窗,在她侧脸上落下一道金粉。

浓密的睫毛微微上扬,她目光沉静,只安然看着挂在墙上的耕织图。

一侧多宝阁上的古董陈设古朴典雅,在墙上投出一片片虚影。

这副场景宛如绝美画卷,印刻在夏岚心中。

姜云冉的声音清冷,语气坚定。

“你立即派人,至汤林、甘宁和河靖三处查访,既然是失踪,那么邓恩就有生还的可能。”

夏岚若有所思:“娘娘的意思是,邓恩猜测有人要杀人灭口,他即便赴任也没有好下场,还不如金蝉脱壳,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能高中进士的,没有一个是蠢货。

邓恩知晓自己被人利用,以他的出身也只能被利用后丢弃,但他却并不甘心。

姜云冉颔首,道:“你看,他在赴任之前,特地回了一趟河靖,虽说也在情理之中,可别忘了,他是戴罪之身,贬官至甘宁,这时候他应该立即赴任,不叫上峰嫌恶。”

“他所为,已经是放弃了仕途。”

夏岚眼睛一亮:“他回老家,肯定有事情要办,或者有事情要交代父母亲人,等一切准备就绪,他才上路。”

姜云冉眯了眯眼睛:“或许,在汤林至甘宁那一段路途,就是阮忠良或者幕后之人下手,要把他这个知情者除去,他顺势而为,诈死求生,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失踪,而非偶遇盗匪暴毙。”

夏岚恍然大悟。

她办案多年,对于这些弯弯绕绕最为熟悉,只不过她未曾想到当年的阮忠良这样心狠手辣,胆大包天,把自己的同伙也一并杀害灭口。

邓恩毕竟不是寻常百姓,他是进士出身,身上又有官职,他的死肯定要引得朝廷重视。

夏岚顿了顿,道:“他们当年做的手脚,肯定是天衣无缝的,即便有疏漏,时隔多年,也已经无法探寻了。”

姜云冉颔首,她道:“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邓恩这个人。”

只要寻到邓恩,提供口供,那阮忠良和阮氏就彻底完了。

“他失踪之后,只有三两处能去,一是甘宁,二是汤林,三是河靖。”

夏岚飞快思索,跟着姜云冉说:“甘宁是最危险的地方,灯下黑才最安稳,不过甘宁因是边陲,因此进出颇为严格,没有路引根本不可能进出。”

“甘宁去不了,他又不敢多出现于人前,汤林也是好去处。”

“河靖是邓恩的老家,人脉多,也牢靠,实在无法,他只能回到老家隐姓埋名。”

这三个去处,都可能是邓恩的藏身之所,不过他一定非常谨慎,想要探寻肯定不易。

“娘娘放心,臣会叮嘱校尉们,务必仔细探查。”

对于夏岚的机敏,姜云冉非常满意。

难怪她三十几许的年纪就能成为都指挥史,实在是能力卓绝。

“你说的很好,邓恩这条线,就按你的思路来查。”

得到了上峰的肯定,夏岚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

她道:“是,娘娘放心,臣一定尽力而为。”

姜云冉又道:“关于阮家财产之事可有查清?”

夏岚道:“娘娘翻看折子,最后一页是阮家的财产清单。”

她讲解道:“除了萱草巷的旧宅,就是如今阮家大宗正在住的香樟巷三进宅院。”

“这两处都符合阮大人的身份,并不为外人注目,另外阮家原本在京郊有五十亩良田,后阮大人高升,陆续扩充至二百亩有余,除此之外,阮家还在京郊有一处果园农庄,一处池塘培育莲藕。”

姜云冉正在看折子。

阮家的所有家藏都清清楚楚,除了这几处之外,京中还有三个铺面。

两个是廖夫人的陪嫁,一个是阮忠良后来发迹后买下,生意不好不坏,岁入大抵可以支撑一家上下的日常花销。

这些商铺田庄,同京中其他官宦人家并无不同,甚至因为阮家家底原本单薄,显得有几分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