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三合一】朕来问你一个答案。(第2/7页)

一起处置采买宫事的,除了几位贵人,还有三位尚宫及小柳公公,另外还有宗人府和户部两名官员。

这两名官员姜云冉都曾见过。

一位是白鹤书院的得意门生江清鸣,另一位则是吏部考功清吏司主事丰鸿轻。

不过数月未见,两人皆已高升。

丰鸿轻任户部郎中,升为正五品,而江清鸣则任户部员外郎,是为从五品。

两人都是景华琰新提拔上来的青年才俊,之前主要负责岁银改税之事,恰逢宫中改制采买,两人临时调任,协助仁慧太后等一起拟定新法。

因都见过,姜云冉倒是并不显得局促生疏,一到寿康宫便开始忙碌,接连提出好几点需要改进之处。

仁慧太后同皇贵太妃对视一眼,两人相视一笑。

仁慧太后颇为满意:“你这孩子别看非世家大族出身,却通透得很,有时候能别出心裁,跳出囹圄。”

“倒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姜云冉腼腆一笑:“多谢太后娘娘夸奖。”

皇贵太妃也跟着笑了,她显得有些疲惫,说话自然边有些随意。

“你这样子,可真像我们以前认识的一个故人……”

说到这里,贵太妃碰了一下她的手,皇贵太妃才回过神来,笑道:“聪明的人,总是一般无二。”

还有一日就是小年,仁慧太后倒是体恤,只让姜云冉忙了一个上午,就放她回去了。

“如今你倒是成了大忙人。”

另一边,临芳宫中,大公主正在园子里跑。

她生于元徽四年六月,至今已有一岁半,生得粉雕玉琢,尤其像景华琰。

她生得好,养得也好,从小健健康康,少有病痛。

只一岁多的年纪,却已经很是强健,这会儿在院子里疯跑,小宫女们都追不上她。

姚贵妃坐在庭院中,身边放着暖炉,手里有一搭没一搭做着针线。

她从小就没怎么学过女红。

姚家人一门心思让她入宫,所教皆是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以后务必要成为她姑母那般能匡扶国祚的贤后。

姚贵妃就一直学,一直努力,终于入宫为妃。

入宫之后,日子真是无趣。

她便寻了两个织绣宫女,让她们教自己做针线,如今虽然依旧不会刺绣,却能给女儿做个简单的小肚兜,闲来无事,多是这样打发时间。

读书习字,她早就厌倦了。

忽然间,红着脸颊笑呵呵的小公主脚下一绊,啪叽一下摔倒在地。

临芳宫安静一瞬,秋意姑姑满脸惊慌,奶嬷嬷也手足无措,立即就要跑过去搀扶起小公主。

但姚贵妃却开口:“让她自己起来。”

奶嬷嬷和小宫女急得脸都红了,却还是不敢上前。

倒是小公主自己在地上趴了一会儿,然后才撑着小手爬起来。

她身上穿着厚厚的红棉袄,手上戴着姚贵妃给她做的棉手套,虽然忽然摔倒,却跟跌在棉花上也没什么区别。

小家伙儿撑着手坐起身来,坐在那发了会儿,摇头晃脑,好不可爱。

她自顾自坐了一会儿,抬头就看到母亲正在盯着她看。

下一刻,她就咧着嘴笑起来。

“嘿嘿,母妃,好玩!”

这孩子,心真大。

满宫宫人都松了口气。

姚贵妃面容柔和下来,她对奶嬷嬷招手,让她查看一下小公主的身体,然后才对孩子开口。

“明舒,你要记得,以后跌倒了,要学会自己爬起来。”

小公主坐在地上不肯起来,只让奶嬷嬷检查身体。

她傻笑着点点头,根本没听明白,却还是很听话:“是是是。”

“母妃说得,都对!”

真是个小棉袄。

秋意姑姑松了口气,也跟着笑起来。

“咱们这小公主,性子真好。”

景明舒并不是过分聪明早慧的孩子,她同寻常的孩子们一般无二,十一个月的时候,才开口喊娘,一岁左右才学会走路。

但她性子特别好,摔跤生病,从来不哭喊,总是笑嘻嘻的,那笑脸比苹果还要惹人喜欢。

每次她对自己笑,姚贵妃的心都会快活起来。

她是姚贵妃的珍宝。

“性子好就好,”姚贵妃温柔地说,“她能自己跌倒爬起来,就是个坚强的好孩子。”

正说着话,外面忽然传来嘈杂声,姚贵妃一愣,立即蹙眉问:“谁来了?”

她其实已经被“禁足”,非有宣召不得随意进出,不知是为了避嫌还是不想触景华琰霉头,仁慧太后都没有来临芳宫过问此事。

此刻会来临芳宫的,又是谁呢?

姚贵妃放下针线,起身就要让奶嬷嬷带走景明舒。

就在此刻,一道玄色的身影大步流星踏入月亮门。

景华琰那张严肃的面容,在同景明舒视线交汇的一刹那,立即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