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2/4页)

只好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周围看热闹的人更是说什么的都有了,有说老员外不自量力的,也有恭维陈括苍年少有为的,还有说往后三及第巷要改成四及第巷,往后恐怕要有经纪上门来求卖宅子了。

但这些陈括苍都没有理会,他既没有贬低老员外和攀附的人,也不曾面露骄矜或不适,他的神色始终就那样,淡淡的,有些严肃,看着就很寡言沉默的样子。

他拱起手,冲众人一拜,淡然地解释说家中皆是老弱妇孺,祖母年事已高,听不得吵闹,然后便请他们离去。

他说的很直白,但许是因为举止上没有失礼数,所以并不叫人觉得讨厌,反而愈发觉得他品性好,小小年纪就老成可靠,来日必定是宰辅之材。

有陈括苍亲自出马,三言两语就把人都送走了。

刚刚还挤挤攘攘的院子,这下骤然安静,王婆婆都要不适应了,总觉得耳边还环绕着闹哄哄的声。

岑娘子生性温柔怕人,她孀居这些年,何时见过这么多人,按着胸口叹气,一副弱不禁风,随时要头痛的样子。

这倒也罢了,王婆婆疑惑地往旁边一望,素来活泼的元娘竟然也在怔怔出神,不知想些什么。

王婆婆轻叹摇头,招呼家中的几人都进屋子坐,又让万贯去灶上冲些渴水,灶房放了两罐膏,喝点甜滋滋的水也能平缓心绪。

万贯依言去做,她手脚麻利,很快就冲好了,端着托盘挨个送上。人人都有份,不论是岑娘子还是廖娘子,陈括苍很是孙令耀。

众人都慢慢捧起微微烫口的渴水喝了起来,就是素日里最爱吃这些的陈元娘却没什么动静,捧着杯子也不喝,就直愣愣地发呆。

岑娘子温柔地拍了拍元娘的肩,轻声问她怎么了。

元娘却是被惊醒,猛然回神,她犹豫支吾了片刻,忽然就放下杯子,说自己有事,小跑着匆匆离去。

岑娘子愕然,不明所以地看着元娘的背影,“这是怎么了……”

王婆婆露出看穿一切的眼神,不紧不慢地放下杯子,淡定道:“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心思,横竖不必去管,随她便是。”

*

正如王婆婆所料,元娘匆匆出门,才出了巷子,便看见等候在此的魏观。

他离她家不远不近,既不叫人发现端倪,亦能叫她一出去就看见他。

两个人对视了片刻,元娘一扭头,刻意挪开目光,颇有两分赌气的意味。接着,她扭头就走,一路疾行,而魏观则始终跟在她身后,不论她走得多快还是多慢。

哪怕她突然跑起来,刻意捉弄他,他也未露出生气或不耐的神色,而是耐心陪在她身后。

见他如此,元娘倒是生出一些愧疚,她乍然停下,换了个方向,走到了两人素日里见面的地方。

魏观跟着她,直到她停在水边,看着她随手折了一根柳条,扯着上头刚刚冒出来的嫩芽往水里丢,他这才上前去。

他先是站在元娘身侧,但也不算很近,只是静静垂眸看她,神色不自觉便柔和几分。

元娘许是焦急忐忑,他才停下片刻,她便觉得已经过去了许久,却一直未等到他开口。她干脆连珠炮似的发问,“你不是也中第了么?怎么不在府里受人庆贺?魏相公身居高位,想来到府上庆贺的人当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吧?怎么,可是也有人上门提亲,要招你为东床快婿呢?你到这又是做什么,为何不说话,可是要显得你如何宽宏大量,又看看我是如何骄蛮不讲理?”

元娘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明明这些时日常常想起魏观,可是今日忽而见他,心中就止不住有一股火气,驱使着她口不择言,恨不能将他羞辱,让他知道自己是怎样粗蛮的人,好知道退婚是对的。

但是,她恼怒的情绪中又夹杂着一丝后悔与别扭,既想对他发火,又隐隐期待他哄自己。

元娘何时这么矛盾过。

她问完,心中便涌起悔意。

她觉得自己坏透了。

她奋力扯着柳枝的手垂下,头也低下,垂下眼眸,说不出的落寞伤感。

好似知道自己做错了的小孩,准备受到长辈的斥责。

但并没有。

魏观不会斥责她,她更不坏,只是压力与纠结之下,难免思绪纷乱,她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又觉得两人退婚该彼此远离,偏她还是真的心悦魏观,两相矛盾下,自然就如此了。

甚至,她心中难免会有另一个念头。

既然魏观早就已经认出自己,他后来对她的诸般好,究竟是真的心仪她,还是因着婚约的缘故,他觉得自己要履行两家诺言,将她视作有婚约的女子来对待,因而对她尊重,对她关怀?

多次接触下来,元娘不敢说自己将魏观看透,但也有些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