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法方代表:不想见到她(第2/3页)

他把技术谈判拿下高地的几个点,都一一列开。

霍凯康越听,表情就越像是打翻了调料铺,糖、盐、酱、醋、臭腐乳等数不清滋味的调料混匀在脸上。

高兴得眉毛都扬起来,恨不得拍手叫好了,下一秒就又像是吃了酸橘子。

最后,还是勉强镇定地提醒道:“也不能一味的追求压价,质量上还是要有保障的。”

“您放心,我们签署的技术附件,可比压价谈得多。”

霍凯康心里又酸又涩,很时宜地决定厚不要脸,问身后的人:“还有没有可能,咱们把人截下来?”

“怕是不行了。”陪同人员表情为难,海军那边那么积极抢人,算算时间,怕是红头文件早就下了。

听着他现在知道要人了,袁立华其实也是有点小幽怨的:“您当初不是也没表态嘛。”

“这不是被西沙的事冲昏了头脑吗?”霍凯康摸摸鼻子。

刘志远那家伙,开会的时候说的那么悲壮,说的那么悲愤。

搞得慷慨激昂的。

说实话,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一些老伙计,哪有能不动容的?

当年缺火力,缺炮弹吃的苦太多了。

谁不想国家拳头再硬一点?

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海军拿着一堆小艇,去和排水量大数倍的大舰贴身肉搏,就差上刺刀了吗?

这不就脑袋一热,血液一滚,没吱声吗。

就如计剑锋挂电话的愤慨,抢人这个事,到底能不能抢来,还是要看够不够强势,态度够不够坚决,到了刘志远这个级别,真是又诉苦又抹泪又打鸡血的,没什么抢不来的人。

不止是霍凯康,戚岳等一条线的工业方面领导,上上下下,尽管很舍不得,割肉一样,但当时开会确实是同意了的。

要么也是没作声。

反正是没有多少投反对票。

但现在冷静下来了,霍小老头确实有点后悔了。

刘志远那家伙,就是在偷换概念,夸大事实。难道缺了林巧枝,他们立项的东西,就不造了?

他一回去,就猛灌了一茶缸的凉白开,不行,他也得找找人!

当然是无果。

就很气了!

他脸色不太好,被同僚看到,关心:“这是怎么了?”

“咱们吃亏吃大了!”霍小老头气饱了,姓刘的,还跟打仗的时候一个德行!!

他背着手,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走来走去转圈。

人还在他们这边呢!

阻止不了调令,难道还不能偷点时间?

他当即踱步去了进口小组领导办公室。

***

武兴钢铁研究院。

今日又是一轮新的谈判。

还是和法方公司。

林巧枝还是进去就挑了旁边的位置,放下手中资料,拉开椅子坐下。

主要发言位,还是留给马蜂窝心眼得好。

法方:“……”

不想见到她。

这张脸怎么看怎么都讨厌。

时至今日,法方谈判团队,都没有搞清楚林巧枝到底是怎么发现15万吨这个数据,是从实验室测试出来的理想数据。

更是琢磨不透,她是怎么在那么多化学成分的防锈添加剂里,精准的猜到硫磷的。

可怕的是,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

搞得法方谈判代表都有些心悸了,既不明白她是怎么做到的,又不明白自己是在谈判的过程中,哪里出了问题。

甚至不止一次的怀疑,会不会真是谈判团队里有谁被收买了?

但事实很残酷,如果每一次都怀疑是己方透露,那么整个团队就没有可以信任的人了。

最后,只能接受最不可能的现实——真的是林巧枝,真的是她谈判分析出来的。

中方当然不会告诉他们答案。

谈判嘛,摸不清楚对方深浅才是最高的攻心计。

他们不仅不会解释。

甚至还会通过一些行为,继续塑造和加强林巧枝的这种形象,以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顺便还能加强心理攻势。

比如把情报人员查到的资料,也通过林巧枝的口说出去,佯造是她看破的、戳破的真相。

又或者安排一些小动作,在某些谈判关键的瞬间,中方谈判代表,会偶尔向林巧枝投以暗中的请示或询问的眼神。

林巧枝:“……”

太坏了。

她这么简单直接的一个人,既没啥心眼,也不会演戏,往这位置上一坐,愣是感觉自己像变身成什么诸葛巧枝了,是幕后主导,是暗中推手。

林巧枝真的是如坐针毡呐!!

幸好,很快到了她的主场。

她心顿时一松,伸手翻开面前的资料。

“我这次想重点了解一下,挤压成型异型管的生产相关问题。”林巧枝给出了一个善意的微笑,顺便表示一点点同情,连她都觉得胡明德这名字怕是取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