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是不是也该考虑个人问题?(第2/4页)

这要是出了问题。

他这一身百八十斤的肉,拿什么去跟那群狼交代?

“安保力量必须加强!”

哪怕林巧枝现在的安全保卫程度不低了,否则也无法在混乱的上窜下跳中发现鼹鼠,可只要一想到林巧枝的天赋,戚岳就不愿意看到一点风险。

“再加强的话,就是特级了。”有人小声提醒,一般是进军工相关项目才有这个级别。

戚岳摆摆手:“提!你看刘副司令那个抢人的劲儿,看着吧,迟早的事。”

他找的领导也要顶不住了,诶!

就现在的情况,他们搞工业的,哪里有搞国防的硬气?

到处都在挖防空洞呢。

人家拍桌子声音都能大三分!那手掌又厚实又有力气,恨不得整个会议室都嘭嘭嘭的跟着震,就跟从前打仗阵地前遭了手榴弹一样。

***

林巧枝的生活倒是没有太大的变化。

只是感觉到周围人无形中忙碌了一些。

红旗厂还接连开展了教育课,安全意识宣讲,连小孩子都兴奋地觉得自己肯定是火眼金睛的英雄,没事到处跑,探头探脑,就想找出谁不对来。

这天她做好了一个模具,并且给黄彩霞她们讲了讲差速锁,从车间出来。

“林工,你买的家具做好了,家具厂那边想跟你约个时间送货。”门岗巡逻队的人前来通知她。

林巧枝亲手画图纸,定制了一批木家具。

没想到这么快就做好了。

她去接待室,见到了家具厂的人,起身同她握手:“林工。”又说,“还要感谢红旗厂支援给我们单位的设备,我们厂长说了,但凡红旗厂单位的订单,我们都优先排单,您放心,都是技术精湛的老师傅做的,完全按照您的要求来,绝对不打折扣。”

同在江城,又沾了红旗厂发展的不少光,可是听过林巧枝这位高工精益求精性格的。

林巧枝挑挑眉。

温厂长这是又把她们厂淘汰下来的设备,肥了一批小单位啊。

“那我可期待成品了。”林巧枝微微笑道,又商量:“这样,下午四点运到,可以吗?”

“当然可以。”

“我们的卡车就是红旗厂对口支援的,保管出不了差错。”

约好时间。

林巧枝心情不错。

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亲手布置它,应该没有哪个中国人会不喜欢这种感觉吧。

去食堂打饭,她都多挑了一条烧得肥美的鱼。

刚刚把盘子放下。

对面也放下一个盘子,宋莆笑着打招呼:“林工。”

林巧枝心情不错,看到他的笑容就心情更不错了。

她不禁问:“宋同志,你是在草原生活过吗?还是父母祖籍在那边?”

“怎么这样问?”

“就是曾经见过这种笑容,”就在112厂,那个三线建设单位,“那是一家三口,都和你一样笑得这么有感染力,又透着质朴。”

“那可得多谢林工夸我了。”他又笑眼似月牙,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有点不好意思,“可能是巧合吧。”

宋莆找过来,不是想听夸奖。

他吃了两口,看林巧枝心情不错,就开口提道:“我今天早上去做了一批实地测绘。”

林巧枝夹了一块鱼肚,很鲜,是那种鱼肉本身的鲜甜,“实地测绘?针对咱们前天第三次会议讨论出来的结果吗?”

“对。”

林巧枝这才注意到,桌下他的裤腿上还沾着不少泥点子。

脸上也有一些晒过的痕迹,只是他本身皮肤小麦色,所以才不显。

宋莆顾不上吃:“我选了个代表性地形,亲自去看过了,按照咱们上次讨论的结果,就算仅仅修整6-25度ῳ*Ɩ 之间的丘陵农田,可以多得的良田亩数也不少了……”

林巧枝再吃一块鱼肚,也甜!

“林工你知道类似这样的有代表性的丘陵山区,全国大概有多少个吗?”宋莆说着就有点激动。

林巧枝:“一千四百多个县市,我记得主要分布在南方,西南,西北等区域?”

“是这样没错,”宋莆点点头,握筷子的手都兴奋用力,“播种面积可不少,占全国耕地三成左右,有马铃薯、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种植马铃薯是最多的。”

这一听,都是粮食的生产地。

果然,边吃边聊了一会儿,宋莆进入正题了。

提起了上次会议中,她提过的三大粮食作物的“耕种收”机械化预期。

也就是小麦、水稻、玉米的耕作、种植、收获三个环节的机械化。

林巧枝提这茬,也是在梦里见过未来抢收抢种的时候,有人操作农机,完成了高度机械化的收割。

太震撼了。

农民弯腰一镰刀一镰刀的干,机器轰隆隆的开过去,几分钟就收割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