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人是时代的产物,时代是先驱奋斗的结果(第2/3页)
钟晴,钟记者。
钟晴见她也高兴,还给她看相机里拍的照片:“怎么样,是不是拍得很不错?”
劳动人民积极昂扬的劲儿,飞扬在拖拉机驶过扬起的大片黄土上,轰响在操纵钢铁机械向上冲坡里。
“拍得真好。”林巧枝低头看完,笑着看她,“钟记者,自始如一啊。”
“新闻阵地,可不能放弃。”钟晴把相机收一下,边整理着,“要是我们不发声,很快就会有人替我们发声了,替我们贴上标签,标签的约束很快就会变成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
相机收好,她轻轻拍了拍:“这就很好。”她们就是要走入各行各业,要掌握发声的权利。
又看向林巧枝,有点遗憾:“其实我还蛮想采访你的,可惜现在不行喽。”
林巧枝笑笑:“我最近可没干什么,也没什么好采访的。”
钟晴不信,但也知道不能再问了,于是笑笑:“这批自发选出来的女拖拉机手,就很有采访林工的价值嘛。”
“嗯?”林巧枝一愣。
钟晴深深地看着她,道:“人是时代的产物,时代是先驱奋斗的结果。”
***
林巧枝这边感觉一切井然有序。
代表团却是有点着急上火了,最终还是杰西靠着提高20%的大手笔预算,得到了和林巧枝见面的机会。
主要还是林巧枝也想了解欧洲果园这块的技术,尤其对方还来自西方比较先进的农机制造企业。
在林巧枝配合下,杰西感觉技术沟通得十分流畅顺利,在融洽的气氛下,他的情绪也高涨起来。
沟通到一个比较深入的地步,他不禁问:“你觉得这个能完成吗?”
毕竟还是两种很不同的应用场景,这个改装肯定是不容易的,杰西已经做好了林巧枝给出否定答案的预期。
林巧枝却是点头应道:“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杰西愣住片刻,“恩”地思考一声:“技术上没有犹豫点吗?还是正好是您熟悉的部分……”
“我只能说没有太多困难,剩下你要和我们外贸部的同志谈了。”林巧枝点到即止。
看了看中方翻译和不远处的陪同人员,杰西在起身与林巧枝握手的时候,忽然低声用中文说:“这里的技术氛围对您的支持还是太差了,像是林工你这样的专家,如果在我们公司,起码是国内顶尖一级别的待遇。”
“我从未考虑离开我的祖国。”林巧枝立即拒绝,又道:“还有技术问题可以沟通,这样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林巧枝声音不大,但周围该听到的人,都结结实实听到了。
杰西呆住了,他完全没有想到,林巧枝居然就这么说出来了,她难道没有一点心动吗?难道对富饶强国的美好生活一点都不向往吗?
直到把人半强制送离。
林巧枝简单说明了一下情况。
“这一批批的考察人,多少都抱着这个心思。”胡开记也是诧异了一下,杰西居然还会中文。
“都抱着这心思?”
胡开记在笔记本上标注着技术问题,同时说道:“以优厚的待遇,从第二世界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挖掘人才,也是是第一世界国家的常见做法。”
“都是拖拉机行业的,再有就是做经销商的,就是二道贩子,很多我们没有公开披露的信息,他们不清楚。”胡开记都一笑,“倒是比鼹鼠胆子都大。”
鼹鼠知道得多一点,更为谨慎,还讲究一个隐蔽潜伏。
这就太直接了。
舞到跟前。
商人确实比政客更为直接粗暴一些,或许也有强国自信的因素在里面吧。
林巧枝都有点好笑。
所以这就是……不知者无畏?
同样也有一些无奈,不仅是产业链的龙头优势挤压,落后国家的追赶真的是要遭受全方位的压力和围剿。
之前代表团一直都是连林巧枝衣角都摸不到。
有了杰西这个成功会面的先例。
就有代表团开始想用同样的招数了,像是他们这样的外派团队,手里可用的资源都有一定的权限。
砸钱的砸钱,谈技术的谈技术。
但却再难见到林巧枝本人了。
而随着考察进行,这个手的松紧程度,也都不自觉变宽松了许多。
尤其是,注意到同行别的团队的投入。
“林专家这个水平,是不是比我们看到的还要更高一些?”有人暗自怀疑起来,并且对同伴小声提出。
“乔伊斯他们太舍得了。”
“什么意思?”
“乔伊斯他们带了个技术总监吧?林专家肯定是有地方被他们看上了,怕还是难得稀缺的。”
确实猜得很准,乔伊斯本身就是爱才如命的人,但凡见到了人才,不管国内国外,都是想挖掘过来的,这既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性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