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顺利,丝滑,没有抖动(第2/3页)

“修复的难点,应该是要能扛住高压油的冲击吧,所以首先不能考虑用低强度材料填补?”针对马上要开始修复,黄彩霞努力试着用浆糊摊一张香喷喷的面饼。

“控制材料强度没错,但不仅要控制修补材料,也要考虑原材料的完好和不被破坏。”心里已经有修复方案的林巧枝,自然是做过全面考虑的,于是引导提醒道。

黄彩霞点点头,感觉一下也想起来了,忙道:“所以对阻尼孔直接焊接修补和直接敲击缩孔也不行,焊接高温容易导致的零件变形,而焊渣可能进入液压系统引发二次故障。敲击也有可能导致磨损的金属颗粒脱落。”

“嗯,进一步呢?”林巧枝又看向众人。

大家一激灵,更精神了。

“可以用金属修补剂,填补之后,用砂纸做精细打磨。”

“恩,但是要注意脱落风险。”林巧枝点评一下,目光又扫视。

“还可以用堵塞法。”

“具体说说。”

“铜片或者铝片裁剪成月牙形薄片,用……嗯、用硅酮胶密封?”说着可能不太确信,连忙自己就先补了一句,“临时应急,肯定不能用于满载工况。”

……

看着林巧枝淡定自然的提问,看着她一个年轻女孩子这样“欺负”自己项目的技术员,谢书记等人也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好像是什么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

就是他们自己呼吸也有点微微放轻,有种生怕突然听到自己名字的紧张错觉。

眼看着测量组的带着数据推门进来,大家不约而同松了口气。

屋子里甚至能听到很轻很轻的长吁声。

陆八一:“……”他脸都绷起来,假装不认识这一群手下。

幸好不是嫡系,否则真的是把他的脸都丢尽了!

“如果大家没有异议的话,外接节流阀,我们就用这个方案实施了。”林巧枝掌握着节奏,她说得干脆,一边说,一边伸手,“实测数据。”

再次复核过数据,校准了与宣传手册给出的偏差。

林巧枝亲自调整节流阀。

一个调整好的节流阀,按照数据计算结果,对准阻尼孔前端,固定了上去。

最后,在她的坚持下,又制作了一块【临时修复,限载作业】的醒目标志牌,悬挂在塔机的明显位置处。

尽管觉得没什么必要,都是自己的操作员,但是林巧枝坚持,自然是顺着她来。

模块取下来时,塔机吊臂就在低位了。

只是谁也没想到,才短短几个小时,这么快,就又要在众人合力之下被安装回去了。

众人穿戴好安全设备。

在安全线外围观。

附近所有正在施工的人,叉车、卡车、搬运钢筋等等也全都停下来。

陆八一穿戴好安全防护,最后自己亲自仔仔细细检查一遍设备,才上了塔机操作室。

许昌华很紧张。

谢书记更紧张。

他们作为项目的第一和第三负责人,都是要负领导责任的。尽管林巧枝表现得很镇定、很强势,他们也是真心信任这个明显实力不俗的工业新星的,但是真的到了临门一脚,还是忍不住心里忐忑起来。

“林工,你觉得……会怎么样?”许昌华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问。

面对这个问题这么久了,该试的方法也都试过了,林巧枝是他见过最有信心,且看起来最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如果这次还是不行,那就真的只能找供应商换模块了。

许昌华的看向林巧枝的眼神,都一时期盼、一时忐忑起来。

“修补完成了,阻尼孔也清理疏通过,液压油也换成更粘稠一点的,也可以一定程度增加阻尼。”林巧枝给出的回复客观、且理性,“如果确定是阻尼孔的问题,点头现象就会消失了。”

随着她这话音落地。

吊臂悬吊着较轻的测试件,缓缓上升,又缓缓下降。

顺利,丝滑,没有抖动。

正屏气凝神、忐忑不安的围观众人顿时发出一阵惊呼,“不抖了!”“是不是好了?”许昌华、谢书记等人也是一下肩膀就松下来了。

不断加重测试件的重量,吊臂始终没有出现点头现象。

“林工,真是太感谢了!”谢书记握住林巧枝的手,使劲摇晃了两下。

紧接着,容光焕发的许昌华,好像一瞬间白头发都变黑了,也连忙道:“咱们一起吃个饭,今天也实在是劳烦你了,帮我们解决这么大一个问题,一定让我们表示一下感谢。”

旁边的一些领导们也都赶紧过来,十分热情客气地表达请客吃饭的意愿。

国营饭店。

等真的坐下来了,谢书记、陆八一等人也都还有点没有回过味来。

这原本是欢迎的席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