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祠堂就是专门为你一个人开的

迎上来的人, 全都是村里村长、村支书还有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辈。

看清了人,直接把林武强吓了一跳。

下车踩地的腿一软。

还好是从小在田埂泥地里长大的汉子,腿脚稳得住, 不至于摔个踉跄。

紧接着,他就呼吸发抖, 脑子一片空白。

只紧张地擦一擦手心汗, 挤出笑容,下意识地伸手,接过林村长的握手,听对方说:“回来就好,这一路不容易吧, 天冷,咱们赶紧进村烤烤火,暖暖身!”

林村长说这话的时候,只有“回来就好”这四个字的开头, 是笑着对林父说的,很快就转头看向林巧枝, 边招呼她们往里走, 边热情地说:“巧枝一晃眼都这么大了,真是长成大姑娘了,看着就精神又利落,不愧是上过人民日报的,看着大不一样啊。”

全部人都对她说话很客气,夸着她的精神面貌,聊着各个报纸上报道的拖拉机, 又拉点家常以示亲近,但不论说什么话题, 都十分克制、热络笑声里藏着客气和恭维。

单从辈分来说,他们当然不必去讨好林巧枝,可现在已经不是辈分能说得上话的,反而是他们,想要已经扶摇直上的林巧枝,帮帮村里,甚至能给族里,他们家的子女、孙辈带来一些帮助和好处。

林巧枝只是浅笑着。

说句不好听的,她连眼前这些人都有种“认不清”的陌生感。

一年才见一次。

而且这些人,无论是村长、还是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辈,显然不会和从前的小巧枝有什么交集。

“啪啪啪啪啪啪……”

一阵鞭炮的声音响起。

林巧枝他们一行人才迈入林家门前院子,就马上有人往地上丢了一串红色鞭炮,炸得震天响。

因为有林武强这个工人儿子,尤其是这两年日子更好了,林家的房子相比前些年真是大变样,桌椅木头都是新打的,摆着一些喜庆散糖,墙上刷了大白,贴了红对联,看着就很有年味。

见人进来了,林家的媳妇们纷纷搬椅子、倒茶水、摆瓜子,端一盘橘子,招呼孩子喊人。

林家大儿媳热情地领着林巧枝往里走,先把她领进一间宽敞明亮的屋子,说:“这是朝南的屋子,亮堂,太阳也晒得进来。屋子早早就收拾得干干净净,床单也都是换洗过,在太阳下晾晒干了的,闻着都是皂角味……”

林家几个媳妇,都是非常勤快又利索的女人,这间屋子正如大伯母所说,被仔细打扫得到处都亮堂,透着淡淡的木质香味。

“你今晚就睡这屋。”孙兰还拍了拍被子,笑得质朴,“这棉花厚实,新弹过的,要是还差什么,你就跟大伯母说,都是自家人,别讲客气。”

“好,有需要我再找大伯母你讲。”林巧枝也笑道,她看着孙兰的淳朴热情的笑。

抛去儿时的恐惧和抵触,脱去厌恶的情绪,再看向这片土地。

如果抛去这青山绿水的褶皱间那些腐朽的、污浊的东西,其实这里的人,和这里的山水一样美丽。

行走于泥土间,用汗水丈量这一寸寸土地,四季流转、播种又丰收,勤劳是这片山水间,最质朴又最充盈的东西。

只可惜。

她就是从褶皱间可怖的污泥里走出来的女孩子。

她没法忽视,无法抛开。

她的心生来就是偏的,就好像她出生就有了性别。

林巧枝出了屋子,刚到堂屋,就被热情的拉去写对联、写福字。

屋里烤着火塘,柴火噼里啪啦的烧得红旺,暖烘烘的,而在屋子最暖和的位置,摆着一张桌子。

陆续有人带着红字,满心期待地的来到林家,想求林巧枝一幅字。

这年头,念书的孩子写得最多的就是毛笔字,然后才是钢笔字,毕竟毛笔易得,钢笔难买。

林巧枝也是会写的,只是她没有特意练过,写不出什么大师级的字,但却有一番她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尤其是现在她手力气足,又十分稳,落到纸上,结构端严,刚劲雄浑。

看得她旁边的林村长连忙笑着夸起来。

“都说字如其人,这字结构开阔,笔画有力,一看就感觉透着豪迈的气魄,巧枝不愧是做大事的人。”

在旁边作陪的林爷爷忙咧着嘴谦虚道:“哪有这么厉害,小孩子家家才写了几年字?”

“叔,你这说的就不对了,我可要批评批评你,无志空长百岁,有志不在年高,咱可不能以年龄论英雄。”林村长笑着,好似晚辈般玩笑,说完才转头对大家,“是吧?”

自然是高低错落的应和,还有笑声。

林爷爷可高兴得意坏了,平时哪里轮得到他和村长、族老这样称兄道弟,叔叔伯伯的聊?于是更热情的帮忙张罗,“是是是,巧枝这字写得好,是我眼拙了,那咱们再多写几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