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林巧枝走出自己风格的妇女工作道路(第2/4页)

这都是林巧枝的习惯。

再小的细节都不放松,尽所有努力做到最好。

“我看看。”

林巧枝接过来,先肉眼每个细节都看过一遍,又拿出游标卡尺、角尺、塞尺等测量仪器,一点点仔细测量,同时道:“平时自己检查的时候,注意复查,养成仔细复核的习惯对日后工作都是很有好处的,你看这里,这种内部要用手工扣的小角,不好上量尺,可以借助一根线,我比较习惯用一块软泥……”

模具是生产线的源头,每一步都要慎重仔细,模具上糊弄一点,就会影响数不清产品的质量。

老带新的半工半读模式,因为带教老师的差异,每个学生养成的习惯,其实有些参差。

倒是不如当初统一在学校沉淀下来的。

不过因为有工作经验,学完进入工作岗位会顺利很多。

林巧枝也说不上哪种更好些。

但她既然想打造全女子钳工班组,好的,优秀的,声名赫赫的,她肯定是要把徒弟教好,水平拔高起来的。

黄彩霞点点头,她也是紧张的,屏着口气,等林巧枝检查通过,才悄悄松了下来。

她把记了要点的随身小本收起来,抿了抿唇:“林工,如果我想在明年百工大赛上拿名次,还能做些什么准备呢?”

“其实你进步速度算快了。”林巧枝思考片刻,黄彩霞每天工作从最难的入手,也积极参加各种车间里的钳工技术挑战,每天都很早来,又最晚走,让她想到自己曾经那段努力的没日没夜的时光,“借两本书看吧,厂校里有一本乔工编写的进阶手册,写了一些进阶手法,比如交叉锉,可以试着用龙鳞纹路来练习,能完成锉出一条规整龙鳞纹路,对技术精进很有帮助……”

林巧枝还给她做了一下示范,见黄彩霞听得认真,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的手,眼睛里都是求知若渴的光,她让黄彩霞亲自上手试试,又指点了一下她的动作。

“这样的小技巧,那本书里很有一些,你都可以试着练一练。”林巧枝做了收尾,却是忽然问到,“你是想过年也练习吗?”

问得黄彩霞呼吸一颤,指尖抠着操作台边,静了两息,她点头道:“是的。”

家里又催二姐嫁人了。

自从她工作以后,每个月往家里交钱,她倒是轻松了一些,二姐一开始也好些,起码因为给家里钱少受了一阵口舌。可很快就更累了,家里各种家务活都堆在她头上,嫂子去外面做那种手工零碎活,也把小侄子丢给二姐一起,说是一个娃两个娃都是带。

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下工回去帮二姐分担一点,二姐推她去工作,说一定要好好干,别走她的老路,要不然一辈子手心向上,寄人篱下。

她倒是好了,可二姐怎么办?所有人都在劝她赶紧再嫁,要不再等两年就是老姑娘了,想嫁人都不好找人家,总不能带着孩子在娘家住一辈子?有些话很难听,连白吃白喝脸皮比鞋底还厚都说出来了。

她想帮帮二姐。

可她除了自己的工资,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她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也分一套房子,可那太难了,太遥不可及了。她只能让自己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努力麻痹自己,像是一只找不到出口的困兽,只能在困境里不断跑啊跑,跑啊跑。

她听到林巧枝的声音镇定的在耳边响起,说:“你参加项目这几个月,对这台全丘陵地形拖拉机也有自己的理解,原本东方红系列进流水线生产的时候,就加了一些工作量,你觉得以现在厂里的工人工时和生产力,能在原班人马的基础上,再组新的生产线吗?”

黄彩霞心尖一颤。

她努力回想上学时课本里那点关于生产线的知识,回忆在车间看过的生产线种种,一个念头跳了出来,“不够。”她使劲摇头。

“你再仔细想想,流水线上这么多环节和工序,哪里最缺人,哪些是原本的职工无法直接胜任的?”林巧枝声音镇定,听着就让人相信,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没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困难,颇有一股稳定人心的力量。

她的神情太淡定了,黄彩霞甚至觉得,在她这里好像处处撞南墙、条条路都不通的无解死局,在林巧枝那里,好像只是一个小小铁料,她握住她的手,轻易就能锉削成任何她们想要的模样。

黄彩霞咬住嘴唇,深吸着气,压住涌上来的泪意和震动,她有点想哭,她一直都知道,她和林巧枝之间的师徒关系,都是林巧枝在庇佑她,引领着她往前跑,好像一棵参天大树遮住狂风骤雨、护佑着树下的幼苗。

让她最想哭的,这一切最初只是因为她是女孩子,她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这种感觉,从小到大,第一次觉得“我是女孩,太幸运了”,那些生来就被偏爱、有托底的男孩恐怕永远也不会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