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解放妇女的道路却还有很长一段要走

乔固山站起来, 朝林巧枝这边移动。

林巧枝喝了点水,眼神也有些失焦,显然在思考着什么。

杜为民:“……”

在他这个年龄和角度看来, 不管是把人晾在一边,还是随便拿糊弄小孩的理由搪塞人, 都属于社交面子上的问题了。总得面子上过得去吧!就属于那种, 在家教育小孩子,要强调的过年吃饭要主动喊人,嘴甜一点,否则大家会说你没礼貌的那种。

好好好,你们技术人员的社交, 有一套自己的逻辑是吧?

内心里,杜为民安慰自己:辛苦了、辛苦了,世界就是有我这样的人才和谐美好。

世界确实有一套自己的能量守恒定理,杜为民安慰自己了, 乔固山就很舒服了。

林巧枝亦是如此,两人打了声招呼。

“林工。”

“乔工。”

乔固山率先开口:“林工对拖拉机理解很深啊。”

林巧枝笑笑, 倒是没有太多情绪上的起伏, 夸她的人太多了,接收到的赞美也是纷繁多样,既不会觉得太稀少难得,也不会感到受宠若惊。

乔固山心中满是感慨,年轻人能有这样荣宠不惊的心态,要么是心性好,要么是受过的夸奖太多, 历练出来了,不管哪一种, 在这个年龄,都称得上难能可贵了。

“我方才仔细琢磨了一下你的想法,其中有个燃油喷射系统设计的问题,还有印象吧?”乔固山笑着询问。

“有印象。”

林巧枝点头:“乔工应该也看出来了吧?”

很多问题,在毛病爆发的时候,其实制造人员多少都能感觉到当初想法问题所在。

“哈哈被林工你看出来了,我也就不瞒你了,我们确实是打算在新型号的拖拉机里解决这个问题。”乔固山顿了顿,又看向林巧枝,“能不能听听林工你的想法?”

林巧枝心里有数了。

技术都是相通的,走在技术更迭进步这条路上的人,想法自然也是相通的,都想吸取从前的经验教训,规避或者解决问题,造出更好的东西。

“从喷油泵上做些调整吧,可以看看德国博世的技术,喷油压力先从12MPa提高到16MPa,再配套多孔喷油嘴,我个人觉得6孔×0.3mm的比较理想,应该能将雾化粒径降至 100μm以下。”林巧枝语气平和的陈述着,并不会带太多情绪,或者去批判从前拖拉机的缺陷。

哪个单位不想做出好的东西呢?但是很多时候,条件确实是有限的,能做出现有这款长春28拖拉机,已经是中国从仿制走出自研的第一步了,在当时已是壮举。

她道:“一旦雾化粒径能达到燃烧系统的技术标准,不仅能降低一成左右油耗,解决冬季启动成功率降低到60%的问题,对换挡冲击也有改善……”

乔固山皱眉倾听着,仿佛像是不熟悉这款拖拉机的情况一样。

但事实上,目前北方主力机型的仿制、构造、改进、设计,很多都有他参与过的痕迹,甚至说他成为五级工的升级路,就是一步步沿着北方拖拉机技术进步史走来的都不为过。

但此刻,乔固山却实打实听了二十多分钟,直到林巧枝串联着把几个问题相互印证着讲完了,才叹一声,给出结论:“所以还是整体架构的问题。”

看似是“跳挡”“冬季点不着火”“车身抖动得厉害”等等问题,但其实压根不是换个零件,修一下点火器就能解决的问题。

是变速齿轮箱没有设计好,是燃油喷射系统落后,抖动是总体结构导致往复惯性力矩未平衡……就好像一栋楼,在楼板和楼体框架就出了问题。

而且它们还会相互影响,相互牵扯。

墙裂了补墙,漏水了堵漏,门被挤变形换门和门框,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ῳ*Ɩ 只要这栋楼还是这栋楼,这些问题就还是会反复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

偏偏面对这个藏满脆钢筋的框架,还不敢轻易动它,谁知道抽出哪一根,整栋楼就塌了?

面对乔固山的判断,林巧枝却摇摇头:“倒也没有必要这样说,修修还是很能用的。”

即使这栋楼有很多缺点,可也是无数怀着想要有个家、想要有个自己小窝的国人,夙兴夜寐一砖一瓦徒手修建出来的。

“所以啊,我是看出来了,”乔固山认真看着林巧枝,浮现一个复杂的表情,“你就是构建出了一套自己对拖拉机的理解体系,看过这些维修问题,就倒推出这些机型的设计问题。”

林巧枝迟疑片刻。

还不等她回应,龚厂长就从门外钻了进来。

紧随其后的,就是骆主任。

前者表情很臭,后者还在笑:“哎呀呀,龚厂长怎么还生气了,我真不是有意的,就是那么不巧,一下被我们听到了嘛~你拿出点东北的豪爽劲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