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她好像一展翅,就已经飞高。
林巧枝一句打趣, 可难不倒温东鸣。
三言两语就化解掉,还顺带把林巧枝夸得耳根发红,感觉很是不敌。
林巧枝:“……”
就, 很想拉着温厂长一起讨论讨论技术。
温东鸣见此,满意地收了手。
又给林巧枝示意同他一起来的赵振云。
赵振云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一双眼睛灼热有神, 看着林巧枝,正声道:“林同志,恭喜你解决步进梁式加热炉的问题,这一手攻坚技术真的非常亮眼了。”
林巧枝对她们自己省的这位赵局,印象还是更好一些, 可能因为看过她处理问题的场面吧,谦虚道:“您过奖了,修理机械故障而已,咱们钳工的老本行。”
“修理好领先咱们技术的烧毁电机和精准排查出成套设备中的问题, 这可不是过奖,至少, 对方省内几十位高工和专家都做不到, 厉害就是厉害,再谦虚可就没有必要了。”赵振云摇了摇头。
她的话语中透出一丝惊叹,即使早已接收到组织上级传来的资料和消息,可仍难掩心中情绪。
在林巧枝还没有离开112厂的时候,赵振云就先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消息,初步了解到了她在112厂维修检查步进梁式加热炉的情况。
当即,再一次调阅了112厂当初的那份申请书和相关资料, 赵振云作为工业部下属省局的话事人,立马明白了林巧枝这次技术支援的分量。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维修排查和技术支援, 而是一次极其恐怖的天赋展现,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林巧枝事先并没有太多这项新技术的底子。
准确的说,国家都没有这项技术。
这是一片空白的盲区。
尽管神州大地,人杰地灵,各式各样的天才人物层出不穷。
但林巧枝这样的,却仍旧是极其惊人了。
接到消息,赵振云连夜提了林巧枝的档案,省内提高了两档保密等级,第二天文件果然传达下来,竟比她处理的要更高一档。
***
在林巧枝回程的路上。
她成功解决了步进梁式加热炉问题的消息,以112厂为中心,龙卷风式地席卷当地。
省内的工业圈子,已是陷入了疯狂的讨论。
“江城红旗厂……这人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之前赵工那几个高工去江城交流回来你忘了?咱们厂更新的这技术,听说就是她最先提的,现在又把112厂的那个电机修好了?”
“听说她这次来,把那个导致烧电机的根都找出来了,整个加热炉都给她扫荡了,我要是112厂的肯定给她磕一个,要是真向组织申请那么大一笔经费,后面日子就难扛了。”
当初这个事才出的时候,省内稍微有名有姓的大厂,都是听到过风声的,毕竟他们自家高工都被请去,还都无功而返了,不过,也是真难解决。
而且怎么说,这事憋屈,要多闹心有多闹心,多少人都睡不着觉?
曾经有多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现在就觉得有多舒坦!
尤其是那些之前就认识林巧枝的。
譬如交友广泛,朋友遍地的曹越,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他乐得一拍大腿,就去找朋友喝酒庆祝,找的多还都是认识林巧枝的。
曹越配着酒菜,兴致盎然地把事一讲,而后大笑两声:“哈哈林工这是要大杀四方的兆头啊!”
“林工这势头是真的猛,咱们沾沾她的真火,指不定现在手头的困难,都能给攻破喽。”
“可别指不定了,曹工不就是?去红旗厂狗贼一样请林巧枝吃了顿饭,还跟人交了朋友,分明认都不认识!!他丫的就跑去请人吃饭。”
听说后来写信交流,林工还帮忙解决了两个问题,曹越他们厂现在技术革新,尝试着新做的国产车质量提升一大截,成本还比之前低了!
“来来来,再搞点,花生米也再上一盘……”众人羡慕嫉妒恨中作乐,好歹也得从曹越身上,薅点羊毛。
聊着聊着,话题又不可避免回到技术上。
提到林巧枝这次的战绩,尤其是其中技术细节,不免又是一阵激烈的讨论高潮。
曹越等高工,从技术的角度看过去,组织或者当地部门,在过保之后,仍旧选择同意西方的高价维修方案,和蛮横的维修条款的时候,尤其是明知有问题的前提下,就算还没有完全断绝希望,也大概率是真的彻底推进不下去了。
都是自家人,咱妈穷不穷,兜里有几个钢镚儿,大家心里也是有数的。这样腆着脸申请大笔资金的,已经不需要讨论难度不难度了,通常都是穷尽了办法的。
老实讲,他们虽然没有被请去,但其实也没有什么把握和信心。
而林巧枝能在这样一片灰暗的情况下,单枪匹马将这个阵地扫荡干净了,将已经咬牙舍得一身剐的三线单位抢救回来,众人对林巧枝的评价,必然是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