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把林巧枝扒拉到自家碗里来(第4/6页)

难怪一大清早就打发她到王工这边来。

合着是打发她来小孩桌坐一坐。

等酒拼完了,再喊她去吃肉。

林巧枝捧了捧手里暖呼呼的姜茶,心里对红旗厂这些年日益强盛,更有了一种更真切的实感。

难道别的厂工人就不努力?就没有技术好的工人?但只有他们红旗厂,越来越强势,厂职工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王柏强站起来往前走了两步,探了探战况,又踱步回来坐下,看着还没褪去纯粹清澈的年轻人,坐下再给她上上思想课:“我们这都还不算什么,你知道争得最厉害的是什么吗?”

林巧枝眼神里都透着震撼。

她看了看那边激烈舌战的场面,还有更厉害的?

那岂不是要直接打起来了!

“当年打仗的时候,争装备。”王柏强看她的眼神,继续说,“就算上了战场是可以把背后交托给彼此的兄弟部队,争装备也是不讲情面的。”

这是一个优秀将领必须有的素质。

争的是手下愿意信他、愿意听他指挥的战士性命。

林巧枝从小听拥军故事长大,生活在解放后的新中国,对解放军的感情是不一样的。

听到这么一套说法。

她忽然觉得这个行为很光辉!

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再看温东鸣,甚至都觉得他很是高大,舌战群雄的身影简直堪称英伟。

王国伟和计剑锋相互看一眼,有点火气了。

计剑锋眉头拧紧,又对温东鸣道:“支援项目而已,我们江南造船厂也是有的,而且设备更好,项目更好,他们一个内陆的重机厂能有我们实力强,装备好?”

他们百年底蕴可不是开玩笑的。

王国伟:“我们的援建更对口。”

计剑锋:“你怎么知道我们的装备就不对口了?”

王国伟:“我们可以派人按月驻扎手把手帮忙搭建新车间。”

计剑锋:“谁还派不出个机修钳工似的,我们的技术人员水平还更好。”

王国伟:“我们还能出人!”

计剑锋:“我们还能出船,江城可是有江的。”

温东鸣笑得都要缺氧了,看着脾气冲上来的两个人,赶紧劝道:“好了好了,咱们也不能光自己在这里争论,还是得民主一点,问问年轻人的意见,对吧?先问问、先问问……”

他还是很讲究的,明白见好就收的道理,至少该有的底线还是该有的,重重地薅一把羊毛是可以,但也不至于真的捅一刀来个大出血,把行情搞坏了那就不好了。

当然了,羊毛肯定还是该薅就薅的,肉疼肯定是肉疼,但都是名声赫赫的大厂了,这点羊毛还不至于跟他们表现出来的一样,跟割了肉一样。

装吧!

温东鸣也飙着演技,把林巧枝招呼过来,给她介绍两边的情况。

林巧枝听了起来。

两边情况差不多,都是比较关键且重要的任务,难度不相上下。

听来听去,林巧枝最后选了计剑锋这边。

因为她听到计剑锋说,“时间可能会长一点,但你放心,我们肯定会安排好招待和住宿的,你只需要安安心心做技术保障就好。”

后面那些,重机厂这边也承诺了。

请人帮忙嘛,这都是最基本的。

林巧枝却在“时间可能会长一点”上,不可避免的悄悄心动了。

冬天了,快过年了。

她不想回老家。

如果有工作,把身心和时间献给事业和祖国,那就有正当理由了,谁也不能指责她。

王国伟就有点失落了。

就闹不明白了,明明他们的条件更好,时间也短。而且竞争得好好地,又不让继续出价,改民主了,这算怎么回事?

温东鸣热心的给他递了一杯姜水,暖暖身子,又说了些哥俩好的安抚言语,顺带画了几个大饼。

王国伟喝着姜茶,觉得要被饼喂饱了。

***

林巧枝在收拾行李。

她要去上海了!

温东鸣为一件事发愁:“你想谁陪你一起去,你开口,我去做协调工作。”

事肯定是好事,但有个问题,平时别的高工出门,随便自己组里揪两三个徒弟就好。

既带出去见世面了,还能带在身边教导,机灵点的还能搭把手照顾人。

但是林巧枝没有徒弟啊!!

她自己都还才十七岁呢,没有到当带教师傅的年龄。

林巧枝:“我一个人就行,而且不是跟着计厂长他们的队伍一起走吗?又不是一个人。”

温东鸣哪里能同意?

怎么可能放心,“你就算技术上不用人帮忙,那生活上呢?你不是喜欢去孟主任那边吗?要不我找孟主任给你调一个,她手下培养出来的干事都能顶事,社会经验也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