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我们的拖拉机要上广交会(第3/4页)

这么说,林巧枝就明白了。

尤其是里面明显还画了草药长在山里、地里的样子——不要钱的。

这就和王柏强教她的维修“三就原则”一样,县卫生所长期扎根县城,服务乡镇人民群众,自然也会总结出一套适用的经验。

适合那些并不舍得花钱,也没有太多能力负担医药的乡村群众。

会治点头疼脑热,会点简单急救,显然也是一个能在乡下吃得开的一技之长。

“你教她们?”

苗花曼用力点头:“我已经通过入职培训了,带教老师都说我很优秀。”

有些细碎的心情从心脏跳出,蔓延到全身,林巧枝无声笑了一下。

“我问问她们。”

不过她相信,秦飞燕她们都是愿意学的。

苗花曼也加入了进来。

每天下班之后,晚上会过来教大家,还从卫生院带回来她采摘的草药,来教大家辨认。

几天的时间匆匆过去,转眼就到了知青出发下乡的日子。

送别知青队伍时,厂领导站在台上慷慨激昂的演讲,鼓励知识青年发扬奋斗精神,为国为民!

而厂ῳ*Ɩ 子弟们在下面听得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就奔赴广阔土地,去施展一身才华和本领!

林巧枝也在送别方阵中,随着大家一起齐声高唱着红旗厂歌:

“红旗猎猎飘,我们昂首向太阳!”

“铁肩担山河,星火燎原闯。”

……

“团结如钢永向前,热血写新章!”

在昂扬热血的歌声中,林巧枝目送着她们奔赴广阔农村的背影。

一批会开拖拉机,会修拖拉机,会维护柴油机的女知青,下乡了!

她们来自江城红旗农械厂。

她们是红旗子弟。

她们奔赴广阔天地,一定会大有作为!

***

送走了下乡知青。

林巧枝睡梦中,大汗淋漓一场。

再睁眼时,噩梦好像被橡皮擦擦过一样,逐渐从记忆中模糊淡去。

连同那些令人紧绷窒息的负面情绪一起,也如灰飞一样飘散,再无踪影。

林巧枝浑身轻松,好像冬天搓澡搓掉了一层泥,骨头缝都叫嚣着舒服。

她活力满满地蹦起来,飞快拿毛巾去楼下洗漱。

又去食堂。

“林工,早。”

“早!”

“嘿,林工,今儿这么高兴啊,吃点什么?”

林巧枝乐得一笑:“二两热干面!”

“好嘞。”

她把粮票和钱往里头一递,就勤等着食堂师傅给她下面了。

窗口里立着一深口大锅,锅里热气腾腾,滚水咕咚咕咚冒着沸腾大泡。

师傅动作娴熟地把担好的面兜进长柄笊篱,在沸腾的锅里上下抖几下,提起,一气呵成地倒进碗里,撒盐、胡椒粉、辣罗卜丁,最后再浇上一大勺油润的芝麻酱。

大声问:“要辣不?”

当然要!

拿到了热干面,林巧枝又在窗口台加了点葱,坐下来一拌,浓郁的麻酱香气扩散,扑鼻而来。

林巧枝被香得直咽口水。

等把面拌匀,再吃一口,满足得眼睛都眯起来。

吃饱了肚子。

林巧枝就到车间上工了。

她站在自己的操作台前,先活动一下手腕手指,脑子里过一遍今天要完成工作,也是最后一点收尾。

脑子里过完。

她吸一口气,开始处理这个只有小拇指大的拐角。

这个位置是机械加工的死角,要是有高精度的车床,倒是可以试着用软金属贴合,再辅助定位点来完成,可偏偏中国没有,只能手工来做。

像是这种零件,量产肯定是要做模具的,通过铝金属液灌入模具,冲压成型。

否则产量根本上不来。

林巧枝处理好,就已经下午了,她又花了一个多小时抛光,把工件打磨得没有一点毛刺。

送到王柏强那里。

“王工,您看看我这活儿。”林巧枝立在一边,矜持笑笑,看起来一副很乖巧的样子。

——她今早才目睹一个工友被骂得狗血喷头。

现如今,是喷火龙暴躁强。

还是别触霉头得好!

王柏强不需要看图纸,所有零件信息都印在他脑子里,他拿起旁边的游标卡尺,直角尺等测量工具。

开始验收。

尽管这工件林巧枝已经测量了很多遍,但此刻看着王柏强一点点细致的测量检查,心里还是噗噗直跳。

生怕哪里出了问题,然后影响进度。

她努力把视线移开。

落到车间那片空地的样机上。

已经完成得七七八八了。

就等着最后一批零件,装配起来就完成了。

“还不错。”

王柏强在验收册上签了名字。

林巧枝垫着脚偷瞄——“一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