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歌功颂德不跟李稻花说话没关系,……
不跟李稻花说话没关系,反正读者能看到李稻花写的,这才反应过来,说的没错啊,差点被那群不要脸的给糊弄过去了。
以前没条件,小米加步枪,现在有条件了,还小米加步枪,那大家不是白解放,白赶英超美了。
不要脸的玩意,坏的很呢。
《九洲》作为硬钢第一线,也不是没有人想过从内部瓦解。
但是首先,《九洲》创办的时候,本来招收的很多就是年轻人,有这样的好工作,以目前的工作环境,轻易不会离职。
这就导致《九洲》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大量招人。
哪怕是招人,刚来的人也都要从小编辑开始做起,主要是负责外国新闻搬运这部分工作,能做手脚的地方不多。
既然是想搞事情,那必然要做一些事情,只要被发现,立刻辞退,反正他们不是国营,没有铁饭碗一说。
而且,限制他们进《九洲》还有一个方面就是,雁过留声,越是这样的人,他们越是跳的高,平时就喜欢发表一些反智言论,背调就不容易通过。
《九洲》的读者越多,这种人越难
受,平时还要装作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
《大秦重工》那更是戳心窝子,这可不是一般的爽文小说,这写的,谁不得想想真这么干,那国家得多带劲,大家腰杆子得多硬。
都不用他们想,小说里自己就写了,那大秦国民的腰杆子,就跟从小吃着钙片长大的一样,根本弯不下来一点。
在各个国家都能看到大秦国民在国外溜达旅游的身影,甚至全世界都能看到大秦船舰到处溜达的身影。
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透露出一股平和的气息,我不打仗,我只是来你家看看,我没啥意思,谁不喜欢看热闹呢?
有不少读者看完感慨,什么时候,我们国家也能像大秦这样,无惧列强。
今年的国庆并不准备阅兵,但是有庆祝活动,早早的,很多地方都开始准备庆祝仪式。
北平当然也不例外,而且作为首都,每次这样的节日,北平都要迎来入平高峰期,更要准备充分。
各大报纸也在报道即将到来的国庆,作为庆祝国庆的作品,《大秦重工》也在报道行列。
北平日报采访李稻花,问她为什么想起来创作《大秦重工》这样的科幻作品。
“这部作品的争议性还是很大的,有读者认为您这是在歌功颂德,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认为我在歌功颂德的人,本质上是不自信,觉得我是在用科幻片来满足一部分人的幻想,但是我觉得,这不是科幻片。
矫枉过正的后果就是极端吹嘘国外,而忽视国内一直在做的努力,当然,现在我们在很多方面不如国外,这是事实。
但我们也在飞快的进步着,建国四十年,我们已经走完了许多国家百年路程,假以时日,一切皆有可能。”
有些人是看不到客观事实的,实际上,就算是后来国家确确实实站起来了,也有人一直跪在地上。
不止自己跪,还强烈要求别人跟他一起跪,要不然不就显得它不是人了吗。
李稻花在最后还给自己打补丁:“说我歌功颂德的人,嘴巴最好闭严实,再多废话,我让你看看什么才叫真正的歌功颂德。”
开玩笑,反正这些人已经看不惯她了,再多说话,她不介意再写一本更夸张的,直接奔着气死他们去的那种。
哎?思路突然打开,把这些人气死,那岂不是少了很多苍蝇嗡嗡叫。
看完李稻花的嚣张发言,就连爱看《大秦重工》的人都觉得,李稻花太嚣张。
不过,她这么说,那她写出来的真歌功颂德的得是啥样啊?真好奇啊……
被李稻花威胁,这些人觉得,怎么可能还有比《大秦重工》更科幻,更歌功颂德的,真写出来,还要不要脸了。
不过李稻花这个人就不好说,指不定她还真就能写出什么奇奇怪怪的作品。
她之前也不是没干过这样的事。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报纸上那些喜欢盯着李稻花和她作品的人,开始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人身上。
在李稻花那受的气,受的委屈,都要从其他人身上找回来。
他们自己是不会互相攻击的,毕竟,打狗还要看主人,他们是同一个主人。
《大秦重工》李稻花并没有授权给伊恩,她不想这部小说给国外看,哪怕知道他们就算是看了,也没能力研究,他们最擅长的是建PPT。
按照这样的算法,李稻花和他们算是同行,PPT选手,同行是冤家,还是给同行条活路吧。
本来呢,《大秦重工》好好的在连载,没多久,伊恩打电话过来,问她授权给其他出版社出版她的新小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