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大秦重工鸡汤杂志败局已定,李稻……(第2/2页)
换个人这可能是大污点,在李稻花这里,那就是稀松平常,更别说她骂的没错,鸡汤杂志的屁股确实歪。
李稻花不说的时候,大家没什么感觉,李稻花一指出来,大家越看越不对劲。
等《九洲》的编辑实际到外地考察之后,那就坐实了,据说《九洲》还要去呆英,德三这些国家,拭目以待吧。
国内人物专访跟国外不一样,不会提问太多有争议的问题
,大多问题都是中规中矩的,比如说,是什么引领李稻花走上创作的道路,创作的过程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未来的打算。
就算李稻花喜欢搞抽象,在这样的限定范围内,也很难搞个大抽象。
最让读者们在意的是李稻花未来的打算。
作家这条路基本上被李稻花走到头了,很多人想得却得不到的奖项,对她来说,也就是一本书的事。
国内外都有粉丝,都有狂热爱好者,对他们来说,恨不得让李稻花天天坐在家里生产小说。
她的影响力还不仅仅在小说方面,要知道,在这个年代,文盲,或者说是半文盲占据绝大多数。
他们可以正常生活,却没办法阅读文学作品,即使是通俗小说。
影视作品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陷,让许多没看过李稻花小说的人也知道李稻花,知道有这么部同名小说。
当然,她也是学生们最爱的作者,毕竟谁不爱一个经常被老师提起,让大家多看她的书,却不要求背诵的作者呢。
哪怕是节选,李稻花的作品也只适合做阅读理解,不适合背诵。
“我希望能通过文字,改变一些大家的思想,就像《九洲》,告诉大家,我们并不比外国人差,接下来也会向这方面努力。”
这个大家并不怀疑,从她开始写小说,就是奔着这方面去的。
采访结束,人民日报向她发出邀请,希望李稻花能写一部小说,作为明年庆祝建国四十年的作品。
这也只是邀请,能写当然好,不能写也不强迫,具体怎么写,看李稻花自己。
还在冥思苦想接下来写什么的李稻花瞬间抓住机会,庆祝建国的话,她知道要写什么了。
《大秦重工》
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太子扶苏袭位,为二世皇帝。
这是《大秦重工》开篇第一句话,这句话出自《史记》,做了些修改。
从秦二世的修改开始,整个历史全部修改,没有了二战的被侵略,在这段不同的历史中,大秦四周虽然也有战争,有敌人,有输有赢,总体来说,是平安发展的。
靠着从秦朝时期就建立的优势,大秦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远比现实中要快。
而《大秦重工》主要就是写大秦在工业发展这条路上遇到的困难与成就。
前一万多字,李稻花主要写大秦工业在历史上的简略发展情况。
前期的工业启蒙,中期的工业污染和发展,后期的工业创新。
小说的主要内容就是大秦的工业创新取得的成就。
女主角是大秦的一名普通女生,在大秦,也有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说法,在大秦的历史发展中,也出现了女性皇帝。
没有了程朱理学束缚这一过程,大秦的女性更早的进入各行各业成为中流砥柱。
更多的工作人口,也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双方相辅相成。
女主角是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签约了国家电网,很快就要正式参加工作。
趁着还没有开始忙碌的工作,正好这时候大秦召开军工展览,全球各国都会到大秦参观大秦的最新科技。
有巨鹿舰,九江舰,还有秦5-1战斗机,机器人,核潜艇……
总之,这既是军工展览,也是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武装力量。
这种东西,大秦向来管理的十分严格,普通人接触不到。
六王毕,四海一之后,民间就不能私人拥有武装力量,最大的武装力量就掌握在大秦军队中,最先进的军事科技也只有大秦军队才有。
好不容易有次能够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女主角当然要去看看。
有这个想法的人不是只有女主一个人,所以现场人山人海,还有各种各样的外国人,当然,他们的名字也全都被换个遍,要符合大秦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