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用魔法打败魔法“道什么歉?我们……

“道什么歉?我们还没让他们道歉呢,一个写假话的,居然还有脸让说真话的道歉?我不让他们感谢我们指出他们错误,那都是我最近忙。”

李稻花听到编辑问,突突突一顿输出。

编辑们想想,哎,说的没错啊,他们得感激我们指出错误啊。

知错能改才是正经的,而不是明知故犯、知法犯法。

“这样,这期的这个鸡汤文学修正栏目,换个文章,我来写。”

修正栏目排队等着的多呢,临时撤下来或者是临时加上去,没太大难度。

李稻花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想着以前看过的种种文学,模仿着,写的时候还得留出来笑的时间。

《我们失去了什么》佚名

作为一个阿美莉卡人,我生活在一个纸醉金迷,金钱至上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有钱就代表着一切,所有人的生活都是为了钱,有钱的人想变得更有钱,没钱的人想像有钱人一样有钱。

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房屋、汽车、服务、奢侈品……

我一直认为,钱就是生活中的一切,直到我来到东大,这个被我的国家妖魔化的地方。

到东大之前,我接受到的教育是,东大是可怕的,他们的国家禁锢每个普通人的思想,奴隶每个普通人的身体。

所有的人都吃不饱,没有地方住,没有衣服穿,人活的不像人。

而我来到东大,我看到的是一张张热情的笑脸,他们没有很多钱,可是却很开心。

他们的工业不发达,他们买不起汽车,买不起电视,但是他们可以陪在家人身边,他们甚至有一个特别的节日,专门纪念团圆。

没有太多的工厂,他们的山是绿的,水是清的,清新的空气,让我多年的鼻炎都好了很多。

我们拥有了钱,拥有了工业,拥有了经济,却失去了快乐,失去了纯真,失去了家庭,失去了绿水青山……

我不禁要问,我们真的需要这些吗?我们真的能够承受失去的一切吗?

国家的发展带来的是金钱的腐蚀,青年一代的沉沦,伟大的阿美莉卡,等等你的人民吧。

看到李稻花写的这篇文章,编辑部的编辑面容扭曲。

他们真的很怀疑,李稻花究竟是在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下写出来

的这样……令人窒息的文章。

这种,读起来文艺满满,可是细品之下狗屁不通。

“哪里狗屁不通?你觉得狗屁不通是因为你生活在这里,你了解这里,你对这里熟悉。

你把双方位置转换,是不是瞬间就觉得满满的鸡汤。”

别说,李稻花这么提醒,编辑部再回想他们之前看到的一堆鸡汤文学,好像确实是这样的。

更典的是,李稻花这次用的不是笔名,是佚名,也就是鸡汤文学杂志最喜欢用的称号。

至于为什么喜欢用这个称号,而不是直接用自己的笔名呢?

毕竟,在纸媒时代,笔名养起来之后,更好发表文章,鸡汤文学杂志哪来的这么多不慕名利的佚名作者呢?

当然是他们自己也知道,写的这些都是任务,迟早要被清算,为了不被人发现他们的这些小心思,只能舍弃培养笔名,用佚名。

写完这篇文章,李稻花就开始在报纸上输出,要求鸡汤文学杂志把佚名交出来!

佚名写的那些文章,什么去阿美莉卡,去呆英,去这去那,满世界跑。

她倒是要看看,这佚名到底是谁,到底去没去过国外,他去的是哪,他写的那些文章有什么根据。

反正《九洲》的文章都是有根据的,有时候为了写一篇修正文章,还要阿美莉卡的员工专门去考察,写的就是个真实。

既然要求他们《九洲》道歉,那就要拿出证明,证明《九洲》是在胡说八道,不然就是他们在胡说八道。

这是,《九洲》绝不认输!

鸡汤文学杂志立刻回应,没文化真可怕,佚名不是专门的笔名,是无名氏,不是一个人,他们也有责任和义务保护不愿意透露本名的作者。

李稻花回复,她当然知道佚名是什么意思,鸡汤文学杂志既然能刊登出来,那就是有人投稿,佚名并不是真正的无名氏。

如果不是有人投稿,而是他们杂志社编辑自己编的,那就更有名有姓。

维护藏头藏尾所谓的佚名可以,那就鸡汤文学杂志自己出示证据,证明《九洲》污蔑了鸡汤文学!

本来呢,鸡汤文学杂志跟《九洲》的创办时间差不了几年,二者的销量也差不了太多。

这么一骂,二者的销量还都迎来一个小高峰。

鸡汤文学杂志怎么也不愿意道歉,也不愿意说佚名到底都是哪些人。

二者僵持不下的时候,《九洲》新一期发表,《我们失去了什么》,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