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我的少年奋斗《我的少年奋斗》,……(第3/3页)
让人恨不得把他早早掐死,以绝后患。
看书名,编辑们本来以为,这本书是李稻花的自传,毕竟,李稻花确实是通过少年时期的奋斗,有了今天的成就。
如果知道李稻花是怎么努力的,那也是他们的一个学习方向。
看到前面一小部分内容,知道不是李稻花的自传,就认为“我”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后会大彻大非,痛改前非,努力奋斗,为社会奉献自己。
最好还帮助小光的家人,这就是完美结局了,提现了励志、奋斗、浪子回头等时代热门元素。
没想到,这是从头坏到尾啊。
等会儿,编辑再把稿子翻到最前面,看着书名,《我的少年奋斗》,盖住两个字《我的奋斗》。
所以……这也算是一种致敬吗?为什么要在这种莫名其妙的地方致敬啊!
编辑有很多要吐槽的地方,稻花老师越来越抽象,还有编辑提出,这可能是来自稻花老师的报复,报复上次交流会的处罚。
“这算什么报复啊?”
“她痛苦,别人就也别想开心,你看完这部小说,能开心起来吗?”
编辑摇摇头,何止开心不起来,他觉得自己心里憋着口气,不吐不快。
“你看,这就是她的报复。”
临近过年,拉坨大的,啊不对,来个发人深省的。
《未成年保护法》,这个他们知道很多发达国家都有,国内目前还没有,但是按照社会发展方向,以后肯定是会有的。
法律,都是一点点,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完善,修整。
没有完美无缺的法律,因为社会是发展的,没有人能预测到未来,可能现在的法律对于现在来说很好,过段时间又不合适。
“所以这是哪个国家?”
编辑们觉得,李稻花是把最近的这个未成年杀人案件和其他国家的法律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冲击力的故事。
“或许是阿美莉卡?”稻花老师最喜欢写阿美莉卡,不知道为什么,猜阿美莉卡,他感觉正确率比较高。
“或许是得意志,她书名都致敬的那位,放在那个国家也很合理吧。”
几个人最后也没讨论出来个结果,反正肯定不是国内就是了,国内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性质太恶劣了。
人民文学月刊发布,守着书店的很多人第一选择就是人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