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天台之……

《天台之上》的主题曲是在内陆做的,纯音乐,没有编词。

这样也方便直接在港岛这边使用,不再需要另外找人演唱主题曲。

作为亚视改组之后首播新剧,让很多人都关注着这部剧。

亚视自然不用说,TVB也在密切关注,此时TVB正在播出的国语剧是《十三太保》,反响并不太好。

《十三太保》是接档《天龙八部》播出的,因为《天龙八部》太优秀,接档剧的差距被无限拉大。

可惜现在的剧不多,可看的也不多,大家也只能看《十三太保》。

今天《天台之上》首播,《十三太保》也没演到关键的地方,很多人干脆换频道,想看首播再决定到底看谁家。

这么一换台,就再也没换回来了。

TVB大多数时候都力压亚视,更别说亚视这段时间改组,内部混乱,更没精力跟TVB竞争。

今天,亚视收视率第一次远超TVB,而且有望一直保持下去。

第二天,报纸上都是报道亚视收视率的,这也是种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天台之上》。

《天台之上》作为港岛第一部 职业电视剧,是第一部描述房地产行业的电视剧。

从房地产行业最底层的销售员,到顶层的管理者,每个人的思维逻辑,处事方法,以及制度建设,全都清清楚楚。

哪怕是没有从事过房地产行业的人,看了这部剧,也能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

“扑街啊,我当时买房的时候,真的以为就剩下几套房子了,还在里面挑了位置最好的一套,原来是骗人的啊!”

为了尽可能快的让消费者做决定,销售员通常会把自己希望对方购买的一套房子拿出来,然后再配上几个房型、地理位置、价格远不如这套房子划算的房子。

通过这样的对比,让消费者“自愿”选择房子。

还有房托之类的。

很多消费者买的时候,甚至是买过之后,都很难意识到这个陷阱。

港岛的房地产行业发展比较迅速,《天台之上》播出的时候,也有楼盘在进行销售。

刚开始还好好的,大家正常操作,只是很快,这些楼盘发现,来买房的人精明了很多,很多话术,他们还没说呢,对方就先说了出来。

一个两个还好,可能对方以前是干这个的,也可能对方是对家派过来的。

可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卖房子越来越困难,他们才发现不对劲。

有看过电视的人当然知道,这是看电视的人多了啊。

本来今年房子就不好卖,房价略有回落,消费者又变得精明很多,这岂不是要让他们的房子砸手里。

房地产行业对《天台之上》这部剧恨得牙痒痒,但是又没什么办法。

普通人抱着学习的想法,恨不得拿个笔记,逐字逐句的记录下来,不管是以后到房地产行业工作,还是买房子,都能用到。

正是这样努力的情况,让亚视看到商机,本来只是在黄金时间段播出,特地另选时间重播。

在电视剧第一遍还没播出完毕就重播,这是很少见的情况,尤其是在同一个台重播。

其实,大部分人看了,也只是一时有用,房子该买还是要买的。

港岛的地方就这么大,港岛的人却数不胜数,有钱的时候不买,难不成一辈子住在贫民窟。

住在九龙城寨那种地方,一辈子更看不到未来。

“那咱们还拍不拍武侠剧?”

《天台之上》的爆火还影响到其他的制片厂,之前看着武侠剧爆火,几乎每个制片厂都有新的武侠剧项目上马,就等着拍出来挣钱呢。

这武侠剧还没拍出来,现代剧又火起来。

因为是现代剧,火起来影响的十分广泛,剧中人物的穿搭,也影响到港岛人。

相比现代剧,武侠剧投入更多,能获得的回报却更少,一旦不能爆火,对制片厂来说,就是种赔钱买卖。

“都已经开始拍了,中途搁置更不合适。”

“哎,之前还在嘲笑对方不懂港岛,不会写武侠剧……”

其他人也是苦笑,现在看来,不懂港岛的是他们。

张鑫炎最懂这种感受,没有人比李稻花更了解港岛,更懂营销。

其他人只是追赶潮流,李稻花则是引领潮流,她就是潮流啊。

就是提前播出,让他比较痛苦,哪怕是一天播出一集,他也要加快拍摄进度,后期还要到内陆拍摄,内陆幅员辽阔,路上都要花费不少时间。

港岛部分拍摄的差不多的时候,李稻花回到内陆,她要去提前准备楼王部分。

楼王要在苏州拍摄,这也是因为苏州的气候和地貌相较北平更接近港岛。

在苏州园林中观察的时候,正巧遇到一伙年轻人,在园林中谈论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