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3章 岁月长河(184)一更(第2/3页)

两个企业互不相关,都属于市属国有文化企业。

同时,领导给桐桐介绍了一个人认识,“这是刘清,应该听说过吧。”

刘清,男,三十来岁,笑面虎似得!一见面就扬起笑脸,“林团,又见面了。”

这位原先是戏曲团的,身后有他姐夫。他姐夫出身好,总之,人家有背景,想把自己顶上来,提拔了自己,腾出位置就是为了叫他去摘桃子去的。

桐桐伸手跟人家握了一下,然后问领导:“您看……在哪办公呢?一家分两家,总不能一直在一个院里办公吧,也不方便。”

“先暂时一个院里办公,回头呢?等腾出合适的地方了……”搬出去一个就完事了嘛!

桐桐就一副沉吟的样子,“整合完这还不到两年,从哪腾地方?好地段早没地方了。不过,郊外倒是有地方,以前的民兵训练,您知道那地方吗?我觉得那地方合适,前几天我出城送个人,路过的时候可看了,那地方好像还没主儿,闲置着呢。”

“那地方……是不是太偏了。”

“只有一段不足一里的路就到大路上了,问题不大!”桐桐对着刘清笑的纯良,“那地方宽敞,你们就算是排练节目,也不至于吵到谁!不扰民,真的是个好地方。”

刘清:“……”谁不知道内城寸土寸金?凭什么叫我们搬那么远,你们留在内城?凭啥?

这话要是自己说,显得刻意针对!

行!咱先分开,分开后,你再想把我们挤走,那可得看演员和职工答应不答应了。

他不说应承,只问说:“那这分家,只人事分呢?还是……”

还想分账上的钱,你是做梦。

但这话不用桐桐说,领导叫刘清坐,直接就说了:“林团手里有项目,项目备案了,资金是用来投资新项目的。而你们作为下游,用的本来就是人家的原创,而且,你们不用什么投资……”

出去商演要什么投资?连差旅费都是邀请方出钱,只要给你人,你直接就能拿到演出费用。

这种的……你要资金干什么?

人事分家,但其他不分家。最多给你们两万块钱的备用资金,其他的你们不需要,也用不着嘛。

刘清:“……”这要是再把我们撵到郊外去,那我们这日子更没法过了。

但不管怎么样,总算是决定了。

通知下发,大家也别吵吵了。

桐桐通知:开会!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大家也都别作难,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合适自己的就行。

她说完,也请刘清讲话,刘清说:“……咱们要基层,要深入群众!只是很辛苦,因为演出太多。每一周都要换个地方,十二个月有十一个半月都不在家。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赚的再多,不顾家,也是难免要被家里埋怨的。”

下面的演员和职工‘哄’的一笑,热情一下子像是被点燃了一样。

频繁的演出,意味着能拿到商演的工资。这一年下来怎么不得一两万打底呀!以前只羡慕主演,一年赚好几万。现在……人人都能赚数万吧?

刘清说:“……我把丑话说到前面,不能吃苦的人你就别来报名,要不然撑不住。”

“我们不怕吃苦——”

“我们喜欢演出——”

……

桐桐平静的看着:去吧!只管去。全部走了都行,绝不拦着。

闫文静嘴角一撇:那话是哄傻子呢?而今的演出跟戏曲演出不一样,戏曲是有固定的戏迷,且演出剧目传了多少年都不断,那必然是经典,是经过时间检验的。

地方戏曲在当地这么玩,没问题的!就是能演出不断,地头的老农都爱蹲在一边听。

但是,现在的节目编排哪有那么经典?

如果没有经典,又走不了纯民间艺人的‘粗野’路子,你就是死路一条!他们甚至不如红白喜事拉二胡、吹唢呐的那些人受欢迎。

没有内容产出,干不了两年就会**死的。

但这些人心热呀,最近这一年确实是吃到了角色的红利,走到哪里都是人山人海,好似他们各个走出去都能是众星捧月的人一样。

于是,《我的小孩》剧组,大部分主要演员都起身,去了商演文化!但这个剧组的大部分幕后却都留了下来。

搞音乐的高建老师,把桌子拍的‘啪啪啪’的:“你们这是干什么?忘恩负义!什么东西。”

桐桐赶紧拦住了:“没关系!没关系!正常分家!”

美术组可都是桐桐的同学,以叶元盈为首的这些人看着那那么些都去那边报名,真的特别的不明白:一个剧才赚了多少?我们拿的服装分红,利润多丰厚,你们知道吗?

妆造组也不走,不是哪个单位都能争取到去港城学化妆的机会的,不管哪边,我们做得都是妆造。做新不如做旧,他们也是不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