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7章 隋唐风云(33)三更

一箭而出, 一身着隋军军装的将领被伤了手腕,手中的刀瞬间掉落。

此人抬起头看过来,当时便于隋军对峙。

桐桐御马朝前,站在最前面, 看着跪着的数千人, 问那将领:“为何诛杀赤手空拳之人?”

此将领站出来,看向这人, 问说:“阁下何人?”

“林桐!”

此名号一出, 四处尽皆呼喊救命之声。

这将领一挥手,隋军便收起了武器, 这将领看看只是擦伤的手腕, 而后单膝跪地:“末将樊子盖见过林公。”

樊子盖?

桐桐皱眉:“为何弑杀手无寸铁之人?”

樊子盖指着被羁押的数千人:“林公, 此皆是叛贼,为何诛杀不得。”

这话才落下,便有跪着的人挣扎着站起来, “林公救命!我等已然投降缴械,樊将军不分青红皂白,要将我等俘虏尽数杀戮。”

说着就指着不远处的深坑,然后费力的一头触低:“林公, 那是活埋罪民的深坑!他们要将我等赶至坑中, 尽数活埋。林公——救命——”

“林公,救命!”

桐桐:“……”她下马来,看着樊子盖, 问说:“樊将军, 此话当真?”

樊子盖并不否认:“是!林公, 逆贼而已, 人人得而诛之。”

桐桐:“……”是!而今隋军镇压起义军就是如此, 绝不手软。樊子盖活埋数千之众,王世充答应的不杀降卒,可结果一样坑杀三万。

这一路走来,处处能碰到起义军。

桐桐记得一个数据,在杨广被围在雁门关之前,隋朝各地大大小小的起义军加起来一百三十多支!

樊子盖说:“林公,若不斩草除根,今日放了他们,明日他们还会投靠别人,一样造反!若是如此,此起彼伏,这天下何时能平?”

桐桐看他,问说:“天下一百余支乱军,他们尽皆庶民出身。你活埋了这数千人,其他人呢?你能尽数杀之?若尽数杀之,天下还余几人?”

樊子盖并不以为错,他固执的争辩:“天下乱民,自是不能斩杀殆尽。然则,只有杀怕了,才不敢再附逆。”

这话有道理吗?他觉得这是有他的道理的。

桐桐还未说话,有一老者霍开人群,“草民命如草芥,可亦想苟活。草民有五子,五子皆亡!亡于战,亡于役。五子媳尽皆年轻,被拉去配了军婚。只留三孙儿于膝下,去岁冬冻死一,今春无幼儿之食,又饿死一……还存一孙,寄养于佛堂。草民若死,死不足惜,然草民便是死,亦是想叫孙儿能有活下去的好世道……”

说完,老者拔了樊子盖手里的刀,就要自戕。

桐桐一把抓住刀刃,手心的血顺着刀刃往下流。

老者的手一松,噗通往下一跪:“草民罪该万死。”

桐桐看着手心的血,这是杨家人的血,这身躯里流淌着的是杨氏的血脉。她看着樊子盖,问说:“你有几子几孙?”

樊子盖:“……”

“你死了几子几孙?”

樊子盖面有怒色:“……”

桐桐冷笑出声:“你高官厚禄,勋贵世家,可懂庶民之难?”

樊子盖:“……”

桐桐问说:“你我手持刀戈,所为何来?”

樊子盖不解其意,也不用他懂,桐桐身后的将士告诉他:“为国为民,天下为公!”

一声一声的高喊,一声高过一声。便是开始没听清楚的,这会子也都听清了。

桐桐一抬手,喊声才停。

她指向这些俘虏:“此不过是活不下去的庶民,已降归顺,非杀不可吗?我们所持刀戈,是斩杀他们的吗?”

樊子盖朝后退了一步:“林公此话何意?本将军乃是奉旨平叛!如何处置俘虏,乃是本将军的事。尊一声林公,是敬您勇武。您若是如此与乱贼沆瀣一气,那恕末将无礼……”说着,便大喝一声:“来人呐,将此人拿下!”

将令下达,桐桐所带人马立马抽刀护持。

而对面,将动了,兵不动。

樊子盖回头去看,身有官职的都抽出了武器,可兵卒却手持长矛犹豫不决,左顾右盼,显见的人心乱了。

桐桐朝前走了几步,看着樊子盖:“林某正要去面君,既然樊将军已然平叛,亦要去复命!你我同行一程可好?是非功过,君前论!林某不是呼啸山林的山大王,亦不是叛贼。林某乃是奉命面君。樊将军大可不必大动肝火,与林某刀兵相向。或者,樊将军以为林某只率数百将士,你便能奈何林某么?”

“林公何止数百?”那俘虏中有人站出来,往桐桐所带将士的身后站:“某为林公部从,愿为林公而战。”

此言一出,乌泱泱的数千人一起涌动,站在了这边。

突然听得林中有人喊:“兄弟们,咱们不尊将军之令,他日必然为将军所恶。别落的个被坑杀的下场!此时,俘虏有林公救;他日,谁救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