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5章 隋唐风云(11)二更(第2/3页)

他走了进去,哼笑一声:“小郎君可记得某?”

桐桐看了对方一眼:“我为你驱狼,为你报信,给你的援军指路……取些许配饰为报酬,郎君竟为此事寻某的不是?难不成宇文公子的命不值那些配饰贵重?”

宇文承趾:“……”当然不是!只是,“小郎君既救了本公子的性命,若却银钱,只管留下来领赏便是,何以遮面逃走?”

“山中发生那般大事,小子若留下,刑具加身,非叫小子说出与此事干系……小子当如何说?小子虽寒门小户出身,在贵人眼中,命贱,可于小子而言,命只这一条。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走是保命,不走不死亦得残。那自然是走为上策。”

“既然要走,只管走便是!何以求财?此岂非自相矛盾?”

“小子欲投军,以避祸事!无银钱买马匹,故而取走酬劳,自此两不相干!万万没想到,公子神通广大,竟是找到此处!难为我这柴门寒舍,竟是有贵人驾临。”

宇文承趾:“……”这番说辞,倒也是合情合理。

赶上了乱子,他若不跑,必被抓回去严刑拷问。跑了,又怕迟早查到他,既然都是生死难料,那自然是拼接着身怀武艺,去军中搏个前程。可去军中,自带马匹与不自带马匹的待遇截然不同。

何况,身怀钱财投军,与不得不被征调的投军,这又是不同。

身有银钱傍身,疏通关系,此亦是人之常情。

宇文承趾点了点头,此人该是最无嫌疑之人。既然无嫌疑,小小年纪,一身好功夫,又能变通,当时那般情势,难得他脑子这般清楚,利弊权衡只在一念之间,跟着便付诸行动,毫不拖泥带水。若不是衣衫太破,被刮破了,也不会遗落了桃符下来。

此乃是家寒之故,并非此人谋算的不精细。

因而,心中难免升起了爱才之念。

于是,他换了一副表情,“……你说的对,本公子此来……为的是谢救命之恩。”

桐桐一脸的狐疑:“你我两清!不敢劳公子这一谢。”

宇文承趾看着这破败的房舍,便道:“本公子身边……”

“多谢公子厚爱,小子虽不才,但因着性子桀骜,难以驯服,故而不能借高门屋檐以栖身!”

宇文承趾:“……”这话是说,他的性情不好,给别人当不了下人。

性子如此的狷介耿直,倒是有些意思了。难道本公子是那不能容人之人?收拢人才,贵在以诚!若是这般性子的人能投到自己门下做门人,那于自己的名声而言,是极有帮助的。

于是,宇文承趾哈哈一笑,“小郎君乃承趾之恩人,怎可委屈恩人屈就!误会!误会!”

桐桐就笑了,时人谁不在乎名声?你要不这么想,那才是奇怪。

说什么折节下交……行!给你折节下交的机会。

她收了刀,将利刃朝自己,递给了这个亲随,说了一句:“得罪了。”

对方也不蛮横凶狠了,回了一礼,便站到宇文承趾身后去了。

桐桐朝里指了指:“寒舍简陋,慢待了。”

“无妨无妨!”还真就跟着桐桐进去了。

相对而坐,宇文承趾问了桐桐名讳,就说了此行目的,“除了感谢林郎君的救命之恩,也想打听……那日在山上,林郎君可撞见别的什么可疑的人……”

桐桐沉吟了一瞬,这才道:“公子既然问了,小子斗胆说几句。”

“请讲!”

“当日,惨叫声一片,小子不知究竟伤的如何。这一月来,亦是在市井中打听,想知道出了什么事!可随后便听说,只是小儿戏耍,并无实际伤害。”

正是!

桐桐问说:“戏耍众人,却只有公子遭遇了真刺杀。”

是!

“那小子自然要怀疑,那些被戏耍的人里,就藏着凶手!只有自己变成受害人,才能躲避嫌疑。苦肉计而已,以微小的代价,便能取公子的性命,难道不值得?”

宇文承趾愣了一下,未曾言语:自己从未这般想过。

可如今再去想,难道没有道理?不!很有道理。宇文家查了很多人,却独独未曾查此次一起冬狩之人。

桐桐又说:“便是其他诸位公子未有谋害之心,可他们身边的亲随呢?都来历出身清白吗?真无与宇文家或是公子有恩怨嫌隙之人吗?”

宇文承趾又沉默了,自己并不能保证。

桐桐正襟危坐,一本正经的样子:“若公子不觉得在下有挑拨之嫌,那这便是在下给您的答复。”

宇文承趾起身:“多谢林郎君!林郎君一言,迷雾顿开!”说着,便从袖中留下名帖:“若有难处,随时上门!某……必不推辞。”

“多谢!”

宇文承趾告辞上了轿,一行人远去了!随后,数车财帛送了过来,摆在了桐桐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