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这就是史诗!

“米克希……”打了好几次,莫登终于拨通了对方电话,可话还没说出口,就听到对面的话语。

“莫登先生你看看,巴克勒姆先生发布的评价吧。”米克希在电话里说。

“是巴克勒姆·迈克先生吗?”莫登听到熟悉的名字。

若余心姚是中国第一文学批判家,那么巴克勒姆是欧洲第一文学批判家,甚至说他是第二位瓦尔特·本雅明(被誉为欧洲最后一位文人),非常牛。

莫登最自豪的事,就是巴克勒姆对《圣界山》的夸奖:“融入希腊神话所创造的世界,就像是另一类的现实世界。……”后面大段的批评省略。

说巴克勒姆的评价能决定文坛新人的前途有些夸张,但若是他差评了,那么两三年之内就难以获什么文学奖项是真的。

毕竟大多数文学奖项的评委会主席,不是他的学生,就是他关系不错的朋友……

“是的……”米克希顿了顿,继续说,“莫登先生,以后还是别打电话了。因为和作者太熟,会导致在写书评的时候受到影响。我这次就……莫登先生我还有事。”

下一刻,就传来嘟嘟的忙音。

合着你的意思是,互联网的书评还给我面子?莫登瞪大眼睛,他不理解。

为什么前天打电话还是热情似火,现在这样如坠冰窟。

哦对,巴克勒姆,莫登花了一点功夫,才知道对方在《华盛顿邮报》发布的内容。

因为巴克勒姆的知名度,他在《泰晤士报》《费加罗报》《世界报》等多个报纸,都拥有不定期更新的专栏。前面夸他的书评,就是《费加罗报》的巴克勒姆书谈专刊上的。

就,我的书在美国更火,你跑去法国的报纸发评论,明明魔戒没在美国面世,你偏偏又跑去美国的报刊发布,你是天生反骨吗?

莫登内心这样想着,开始看起巴克勒姆对顾陆的评价。

[马尔克斯在一天和妻子出游聊天时,突然脑中闪过一句话”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他立刻放弃旅游闭门创作,并告诉妻子,他不是在创作,而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学。

这是作家的自信。

如果一位作家不抱着写一部史诗作品的心思,那么他的笔下必然不会出现史诗作品。而书写《魔戒》的作家,书写前是必然已有要创作如同《神曲》般的作品。

我个人的统计,《魔戒》中有53处场景是用诗歌作为补充叙述的。

有25首与战争主题相关,约占诗歌总体数目百分之五十左右。]

诗歌?莫登因为没看过魔戒,因此压根不知道,对方还有这种创作。

“十七世纪的作品吗?还吟游诗人的吟唱,都落伍了!”莫登评价。

文学创作上越敌视什么,可能那就是你的缺点。就比方说大橘敌视无脑跳出来的甲亢爽文,故而在爽点构造上是偏弱的。

而莫登稍微有点不同,他会写诗歌,也知道游吟诗人的传颂,是奇幻世界的特色,但他不敢这样动笔,因为怕读者认为老套……

当自己不敢写,而被他人创作出来,备受好评时,莫登破防也不足为奇!

[史诗战争的塑造是离不开诗歌的,因为医人者无人传颂,杀人者却历史有名,人类慕强基因自古根深蒂固。

同时诗歌也能够从其他方面描写战争,我非常喜爱其中东征歌谣:

“在一个黯淡早晨,从黑暗的黑蛮祠,

森格尔之子,带着领主与将士,上马出发了;

他回到埃多拉斯,马克统领的……

埃奥尔一族往东挺进:

穿过伏尔德,芬马克,以及森林菲瑞恩,六千持矛精兵赶往桑伦丁,

明多路因山脚下的雄伟蒙德堡,

南方王国里,海国之王的主城,

敌寇环伺,炽火连营。

命定的结局催驰,黑暗夺走了

战马与将士,远方的蹄声渐渐

喑哑,只留下歌谣把往事传唱世人。”]

这也叫诗歌?莫登怀疑巴克勒姆是不是收了钱。

当然这里必须得说一句,他可没给巴克勒姆钱,所以他的评价都是货真价实的。

[这个诗歌写得普通,但符合口耳相传的歌谣简单的特性,且战争的时间和空间中延展。并且让文字的空间,拥有声音的状态转变。

时间在空间的变换中流动,造成了一种音画同步的动态效果。诗歌对战争的描绘是不清晰,但确实更像是另一种行军过程。

还有阿拉贡向甘道夫一行谈论起骠骑往事时的吟唱,诗歌中的八问让洛汗民族这个由作者构建的虚拟民族在我脑海中有了非常清晰的形象。

诗歌更加有力地丰满了《魔戒》,五十多首诗歌,没有一首是多余的,对情节、氛围、世界观的多重构建,增添故事的艺术魅力,向读者展现了多层次的中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