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礼物(第2/3页)
顾陆答应,他也想见识一番世界五大沙龙。毕竟当前佳人已逝,林徽因客厅不复存在,花神咖啡厅成为空壳的网红打卡点,福楼拜的星期天只在教科书留下痕迹,蓝色沙龙更被定位为奢靡之风的代表,能见识到的辉煌不多了。
可能是因为《逃向上帝》,顾陆心里思索,“实话实说,国内沙龙我也参加了好两个,都是一群作家的商业互吹,希望这次不会让我失望。”
前方,小胡留着等待“落后”的顾陆。他可不是田笑那种“公务员一年生”,六七年生人的他,就能跟着领导们来国外,本身就是能力的体现!
他嗅觉更敏锐,刚才毛子外交高官米哈伊尔欢迎语是“欢迎中国外交团的各位,和中国作家顾陆先生”。
并列!
这代表什么?可不是代表地位并列,那不能,也不现实。是代表俄罗斯外交单位对顾陆,著名作家身份的顾陆,是国外重视。
“作为外交人员,建成外人,我什么时候才能这影响力啊。”小胡羡慕妒忌恨。
没一会,瞅见羡慕妒忌恨的对象来了,他连忙迎上去。
坐上自家大使馆的车,往酒店驶去。
途中从小胡口中,顾陆得知了一个消息,就是俄罗斯对待他国庆贺礼物的方法……
俄罗斯和法国不同,后者在市政广场直接把各国大庆礼全部摆出来,俄罗斯会直接“演”出来。
比方说法国赠送的雕像,斯拉夫神话中战神斯文托维特雕像,俄罗斯就排了一支舞蹈表达这个雕像。再比如日本赠送的“豆腐”(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送豆腐),或许代表什么特殊含义?俄罗斯用花滑来表达。
总的来说,就是你们送礼,我用艺术形式全给你演出来,不得不说,毛子是有不少艺术细菌的。
很自然的,顾陆续写的《逃向上帝》,即便还未正式发布,也肯定是有好多俄罗斯人看过。
燕副部等人也要开始忙碌的公务,顾陆和他们是住同一层的,但也没见人。
刷卡打开,顾陆环顾八十多平的套房,行李箱什么的,早就在房间里放好。
“如果不是太累了,一会还有事儿,我真想出去逛逛。”顾陆回到酒店疲惫的地说。
下午四点左右,前台就打来电话,有人拜访。接他去三个托尔斯泰沙龙的人到了。
对于这次活动,咕噜大王是非常失望和不失望并存。
沙龙上,当前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都在,如萨利尼科夫、爱德华·韦尔金、奥克萨娜·瓦夏金娜、尤里·布依达等,跨入二十一世纪后,脱离了被教科书的这层,国内了解俄罗斯文学渠道基本上没有,所以列了那么多人相信大多数名字也不认识。
甚至绝大多数人连百度百科都没无——很致命,但他们都是在欧美都著名的作家,如叶甫盖尼·沃多拉兹金,代表作《拉夫尔》,被欧洲誉为俄国的《悉达多》,一本书奠定大师地位什么的。国内也有出版,但应该售出不超过三千册……
失望的原因是,并不是传统讨论文学的沙龙,提前召开的原因,仅仅是身为沙龙主持人的尤里·布依达赠送给了顾陆一本书——《战争与和平》。
“这本书是托尔斯泰先生生前签下的最后一本书,想要送给一个了解俄罗斯的外国人。我认为那个人是你了。”尤里·布依达这样说。
列夫·托尔斯泰亲笔签名的书?还是最后的一个签名,卧槽!
实话实说,顾陆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但这种在教科书里的人突然在现实中和自己有交集,有一种魔幻感觉,感觉有点不真实。
“请收下吧。”尤里·布依达就是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的大使阿列克谢的那位朋友,他提前看了剧本续作,也十分激动,所以才会做出这个举动。
萨利尼科夫:“先生,我认为你应该再考虑。”
爱德华·韦尔金:“顾先生,我不是针对你,但这个作品,我想有更合适的人。”
奥克萨娜·瓦夏金娜:“尤里·布依达,这本书是彼得先生托付给你的,你是能够做主,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这样做,但你这个决定也是烂透了!”
彼得·托尔斯泰,大文豪的玄孙。
顾陆不失望的地方也就在这里,瞧见了作家们最真实的反应。恰好顾陆其实也认为这本书拿着烫手啊!但尤里·布依达非常坚决地把书交给了他,并且邀请其余众作家去看明日的戏剧。
很自然的,《逃向上帝》也被毛子们改编成了其他艺术形式。
当晚返回酒店,没想到还接到一通电话。
来自共青团。
作为从小吃青团子长大,嫡系中的嫡系,顾陆与之是保持了良好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