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民众们的反应(第2/4页)

“另外,百威英博公司想进行一个谈判,在整理出版时,愿不愿意把雪花啤酒换成百威啤酒。”

“如果顾陆先生要长期在美国刊文,我们时报愿意给更好的连载稿费,并且进行专栏作家签约。”

代理人也不能替作家决定,关键创作这东西非常私人。姚小驹只会安排顾陆已创作的作品,未来创作……是属于“贷款”,不能逼迫作家,即便他意识到,当前是进军美国的好时机。

姚小驹稳住《洛杉矶时报》,是否这么快冲击全球最大的市场,需要和顾陆商议。

伦敦,公司的会议室。

接通电话时,姚小驹在主持会议。海外发型公司扩大规模,当前在进行分工,他从走廊外返回。

“克苏鲁系列在英国的宣传计划暂时搁置,下面讨论在洛杉矶时报连载的《肖申克的救赎》。”姚小驹说。

紧接着姚小驹晒出了刚才搜索到的消息,肖申克在美国的热度,远比克苏鲁新作在大英的热度夸张。

最简单的例子是私下对读者的影响,前面众多描写,足以显示出差距。

就投影晒出的数据,好到令在座职员皆难以置信,一种没有宣传,没投入职员,不可能有这么好的状况。

“姚哥你是了解我的,虽然让我去美国市场拓荒,但我没这能力……”

“姚哥你是了解我的,这要是我打的宣传,我能得瑟地骑到你头上。”

“姚哥你是了解我的,我是公司最听话的,你叫我踢狗屁股,我不会踢猫。你没安排的事我不会做。”

人才们纷纷发言。

“行了,”姚小驹敲了敲桌子,“我知道公司人才济济,“刚才和《洛杉矶时报》副主编聊了聊。就单纯的是作品好到这地步,就连报社本身前期也没投入特别的资源。”

姚小驹以及众人的神情大概就是,“我知道作品好,但没想到能一飞冲天!”

目前重要的是把人气承接下,再说直白点是如何将流量转化为金钱。

会议主题产生了些许变化,本来亚洲分部的海外市场开拓,当前加上了美国。

会议长达三小时,集思广益。午餐时间和午休时间,直接略过。肉身都很累,但精神是很亢奋的,因为公司关键资产“顾陆”,再创佳绩,公司前景肉眼可见,员工们的钱途也能感受到。

“小顾哥,你倒是接电话啊!”

会议结束之后,姚小驹每隔十几分钟就给顾陆打个电话,可一直都没人接。突然这么一个好消息砸中,他能平心静气的组织完三小时会议,返回自己办公室才踱步,够平稳了。

“只是……”

认识这么多年,顾陆从来都是靠谱的,今天是?姚小驹内心有不好的猜想。

该不会是手机被偷了吧?

“不行,不能这样瞎想,要往好的方面思考。万一是被车撞了,或者是生病了呢。”姚小驹想着。

还好,顾陆总算回了电话,没让姚小驹思绪继续发散下去。

电话那头的顾陆说,“姚哥很抱歉,老师有个临时安排,忘了手机调成静音了。”

大实话,顾陆是麻辣烫吃到一半都被临时叫过去的。

“没事就好。”姚小驹停下在办公室来回刷步数的行为,坐回椅子上。靠背有点弹性,来来回回的往后压。

“好得很,没问题。”顾陆开门见山问,“姚哥打了这么多电话,是有什么急事吗?”

姚小驹将《肖申克的救赎》在美国取得的成绩概括了一遍,结尾说,“小顾哥还有没有合适美国连载的短篇?机会很难得。”

有是有,甚至长篇都有。

长篇是兵器库中《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短篇是斯蒂芬金四季奇谭中另外三篇。

但长篇是写犹太人好的。

后者短篇合集,剩下三篇,能和肖申克旗鼓相当的只有《夏日的沉沦·纳cui追凶》。毕竟刚把自己的调子带上去,不能拉胯了。

可夏日的沉沦流露出同情犹太人的气质……顾陆在地球瞧清楚了这民族的反人类行径。

故此,就不写出来了。

即便很浪费,但顾陆说,“我最近在构思一个长篇,一战背景,如果能成功很适合在美国发售。”

谦虚了,《巨人的陨落》是横扫欧美的畅销书。

懂了,那就是当前没合适的,姚小驹微微叹气,有点可惜,“构思”“如果”代表成书尚早,这一波流量吃不到大的了。

遗憾在电话里没表现出来,合格的代理人不会给作家压力。

“那我等着小顾哥的大作。”姚小驹说,“这部作品的灵感是不是来自外交任务?”

“什么?”顾陆有些没懂。

“我记得小顾哥也写过挪威、法国、西班牙等等国家的短篇。代表官方的文章。”姚小驹说,“按照小顾哥你的习惯,肯定会查询很多资料。关于一战背景的书籍灵感应该和这有点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