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顾学(第2/3页)

因为肯大师作品的题材,他一直没去读,但却知道江湖中流传着他的传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那就不是圣殿春秋,我记得圣殿好像是中世纪的故事。那么金额……是巨人的陨落!”

《巨人的陨落》有多牛呢?仿佛曾经是畅销书巨人斯蒂芬金真的陨落,而肯·福莱特成为新的巨人。地球2007年法兰克福书展上,仅书名和数百字的梗概,全球各大出版商争相开价。末了,班坦图书公司和企鹅出版集团拿下,预付稿酬5000万美元。

当然,价格高是和作者的知名度关系更大,《巨人的陨落》出版也是化为巨人血肉的——10年时间横扫了十六国销量榜,让肯成为比肩斯蒂芬金的畅销书作家。

且前者的作品都是大长篇。顾陆就记得他没啃肯大师的作品,有个原因是太长,得有五六十万字吧?

这长度对网文或许才开始,但对实体书可是结结实实的三大本。

本来想指环王,没曾想触发了这样一张王牌。和《指环王》差不多,如此大长篇是能给作家打下根基。以后再如何拉胯,也不会跌落神坛。

《小王子》也能,但或许得等到顾陆死后。

“这么一部作品,如果写出来可以从亚洲畅销书作家,直接成为世界畅销书作家。”让顾陆感到可惜的是,完全不知道的内容,没办法走捷径。

“以一战为背景的话,我最近也要尽可能往这个方向贴,才能有触及到。”这书顾陆是真喜欢,一点也不想错过。

所以把主观能动性发展起来,他找了半天,找到在万富美术馆里有“一战照片展览”,顾陆买票。毕竟一战时期是二十世纪初,照相技术没那么发达,但相关照片还是挺稀有的。

很及时,唯一的缺点是万富美术馆在上海。也没关系,顾陆瞧一眼课程表,有时间的。

为何他能快速的找到相应的展览呢?

很简单,下载一个iMuseum就行,喜欢看各类展会可以查看。

你看,爱与不爱真心很明显。触发其余关键词,他也会想办法合成,但没这般急不可待。

不仅是第一时间订购万富美术馆相应的票,还准备去拜访北大研究一战很牛的教授,顾陆连走路都在用手机敲字。

“手机尾号报一下。”司机道。

顾陆念尾号,暗号对齐,车辆行驶。他正想继续联系历史学教授来着,就接到一个电话。

被打断了——

“顾陆老师,能不能……帮一个忙啊?”

“是知道顾陆老师很忙碌,如果不是没办法,也不会麻烦顾陆老师。”

电话那头说话者是老李,前前任《故事会》红版A组副审编,前任“多多啦公司内容负责人”,现在的——什么来着?老李还未说呢。

即便求人帮忙,不过老熟人话语这么卑微,仍然让顾陆顿了顿。而且比起记忆中,语气变了非常多。

“李哥,有什么事你直说,只要能帮我一定帮。”顾陆给了一颗定心丸。

穿越初来乍到,身为故事会审编的老李帮了太多。

“就——唉,中年失业,没想到被我遇到了。”快奔五十多的老李叹气,带着怨气地讲述自己经历。

多多啦是一家“网文”公司,为何要打引号呢,因为走的并非传统网文,是公众号、百家号等渠道的软文。前几年是挺挣钱,但近两年短视频兴起,营收越来越少,老李再度失业。

为什么是再度呢,因为故事会他也是被裁的……按理来说他这类老审编,只要不犯大错误,是不会出事的。

还记得老李的优点吗?出版圈人脉广,可以说什么杂志的编辑都认识。可这也是缺点,当他遇见欣赏的作品,就喜欢把作家介绍到更合适的杂志去投稿。

等于是挖自己公司墙角,两次被裁员都是因为这原因。当然补偿是拿足了的。

顾陆怎么评价呢?老李确实不对,可他是既得利益者啊,当初正是老李帮他,通过《砸碎小猪》将其介绍给《少年文艺》杂志社。

“那么李哥……你现在是想马上创业,还是?”顾陆把话延续下去。

“四十五岁往上啊,是人生最难的阶段。孩子要成家立业,家里需要补贴,老父亲老母亲身体也开始逐渐的出问题。另一半呢,基本也无法给予情绪价值了,成为亲人。”老李现在的说话方式,都是先埋怨一圈再说事儿。

他道,“即便有一点存款,但不敢休息啊,不能休息。”

“准备做什么?”顾陆问,如果是借钱创业,对当前的咕噜大王来说,反而是最简单的事。

“我入住了当当网,接了一个新项目。”老李说,“虽然说是项目负责人,但目前是光杆司令。成功了才能站稳脚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