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辩白(第2/4页)
“他的志愿是我给他改的,他还想改回来,我好说歹说,说我也能吃苦,你读个好学校多赚点钱比什么都强,还提了你,问他离你这么远甘不甘心。他最后妥协了,他第一次妥协了。”
“那个寒假也是这样。他明明可以保研,又想提前找工作,这次态度很坚决,我怕我说不动他,就想让你帮我——是个人都会听听心上人的劝吧。我知道你住哪儿,他给你买面包的时候有写你地址,所以就写了封信,也不算信,一张A4纸,我直接写了他很喜欢你,问你能不能帮忙劝劝,让他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再管我。后来陈寄发现了这件事,问我的时候我也直接交代了,我以为他会生气,但他什么也没说。”
“那次本来也该成功的,我看他本来没再联系工作了,可惜妈突然身体不好了。”
“说起来我一直以为你俩成了,我妈葬礼刚完,他两天没睡还赶回去看你什么表演。没想到这么多年,竟然全是他一厢情愿。”
林思弦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家的。
他也不知道,那些曾让他反复悲痛、想要代谢掉却始终在心里埋得根深蒂固的往事,竟然还有另一个角度的叙事。
难以置信,于是又催生出更多怀疑,哪怕事到如今他都还在想,这全然不同的故事是不是陈烁单方面的认知。或许陈寄只是没有否认,太沉默所以给了人误会。
而陈烁好像远隔两地听见了他的心声,在晚上八点发了短信过来。林思弦当助理时留过联系方式,不需要再写信——如果当年也这么水到渠成,这故事也许也不会这么可笑。
短信里面是条论坛链接,林思弦点进去,发现讨论的内容很熟悉,他不久前才看完的《黄昏谋杀案》。这篇帖子议论的重点不是剧情,不是哪一处的文字,甚至也不是最热门的人设比较,帖主只是心血来潮想到一件事。
——“沉寂肯定是个男的,男作者给笔下女角色或者对象取名都惯会偷懒的。明玉珠,胡小心,柯然。”
——“这三个名字怎么了?”
——“就直接从诗里抄呗,之前那个写玄幻的不是这样。明玉珠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胡小心是前面一句,柯然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也不一定吧。字又不完全一样,好多是谐音字。”
浏览到这条回复时,陈烁的第二条短信又刚好到来。
“我不喜欢陈寄一直接管我的事,所以能住校就住校,平时也不跟他待一起,”陈烁说,“但我还是看不得他这么惨。说实话我误会你俩一直谈恋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篇小说,这些人讨论半天也没讨论出个结果,因为她们少了最关键的线索。但我知道那是什么。林思弦,原来你真的一直不知道啊。”
原来我真的一直不知道啊。为什么会不知道呢。
因为太过滑稽的乌龙,因为一而再再而三的错位,还是因为他从来没敢往这个方向想过。从小到大的防御机制让他不会盲目幻想,就像看到林泓去挑婴儿用品,不会想是否有朝一日也能体验一点亲情,没有落差就不会坠落,生活就能顺畅运行。而关于陈寄的事,又是最敏感的一桩,一点失重感都很难承受。
永远在全副武装抵抗陈寄不喜欢他带来的创伤,也同样阻挡了对陈寄喜欢他这件事的洞察。
端不稳水杯,点烟的手也在颤抖。头一次尼古丁没能减缓心里的惶恐。
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林思弦不知道了。
凌乱之下,他想到陈烁给他的那封信,那封被混杂在粉丝来信中的信,他想亲眼看看里面的内容。在屋内走了两步才又想起,搬家时新房子杂物间还没收拾出来,他将两个箱子临时存到附近的仓库,因为太懒一直没去取,而现在早过了仓库的营业时间。
但还是得做些什么。漫漫长夜,他等不到天明了。
想见陈寄,虽然他们之间还横亘着一些消失的记忆,但还是相见陈寄,想听见陈寄的声音,想看见陈寄的脸。林思弦不管不顾地掏出手机,拨通陈寄的电话,却又一直听见对方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
混乱中林思弦保留一丝清醒,想起今晚是那个影展的什么圆桌论坛会,多半陈寄这会儿开了飞行模式。
林思弦出门的时候,窗外响起一声惊雷。如果他还足够理智的话,应该会意识到一刻钟后会迎来他最讨厌的天气,或者至少应该回去拿一把伞。
但显然他已经无暇思考这些外界因素。
他叫了辆车,翻到李主任之前发的消息,来到举办圆桌会议的嘉汇酒店。这酒店开业时发了很多营销通稿,重点宣传它极具设计感的大堂——跟普通的四方布局不同,它更像几条长廊拼接,每条长廊都有一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