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人心易变(第2/3页)
而太上皇去世之前,将手中兵权交给了裴玄,如今他手握重兵。
顾清衍又是文臣之首,两人一文一武配合默契,竟是让这次皇权更迭平稳过度,并没有发生太大波折。
眼看着裴玄顾清衍占尽好处,自己明明是辅政大臣却成了镶边,压根插不上手。
三位辅政大臣心怀不满,却又不敢跟裴玄对着干,毕竟这位可是会当朝杀人的猛人。
一段时间后想了个折中的法子,不停在新帝耳边说两人坏话。
“寿亲王与顾大人乃是夫妻,又一文一武把持朝廷,他们若是有不臣之心如何是好?”
“就算现在没有,长此以往,难免生出异心来。”
“人心易变,陛下不得不防啊。”
新帝听了,每次只是点头:“朕知道了。”
却又不给任何一句准话,那模样与太上皇有六七分相似,看得人心惊肉跳。
三位辅政大臣心底嘀咕,不知道新帝是年纪太小,真心依赖寿亲王,还是听不懂他们暗示的话。
他们哪里知道,人一走,新帝就挂下脸,使劲揉了揉脸颊叹息:“父皇,都被你说中了。”
原来太上皇算透了人心,在驾崩之前便与太子说起自己死后,这五位辅政大臣可能会有的反应。
如今果然都猜中了。
新帝叹了口气,他心底何尝不担心,顾清衍与裴玄的关系太好,一文一武把持朝政,确实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唯一让他安心的便是太上皇留下的话,两人都无心造反,又是两个男子没有子嗣传承。
顾清衍自然也看透了新帝担心,可他如今成了辅政大臣,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他总不能为了让皇帝放心,放着自己的职责不做。
幸好,至少如今看着小皇帝分外“听话”,对他们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
顾清衍心知这是太上皇的吩咐,并不把他当做孩子对待,该行礼行礼,该禀告禀告,绝不擅自做主,给人留下话柄。
如此谨慎,倒是让其他人都抓不住马脚。
一晃眼三年时间过去,小皇帝越发沉稳,如今看着已经有几分国君神采,只是年龄尚小,脸上还有几分稚嫩。
这一日,顾清衍照旧汇报政务,说完却见小皇帝有些出神。
“陛下?”顾清衍提醒。
小皇帝醒过神来,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
三年时间足够他们亲密起来,尤其是顾清衍为人温和,对他恭敬的同时多有照顾。
相比起太上皇说的,可以全心信任的寿亲王,小皇帝私心里反倒是与顾清衍更加亲近。
倒不是他乐意听太上皇的,实在是裴玄如今愈发冷酷,生人勿进,即使是小皇帝看着这样的寿亲王也心中发憷。
再者,裴玄是个你说十句话,他都不一定能回答一句的,小皇帝有时候跟这位皇叔沟通完,只觉得心累。
顾清衍就不同了,说起话来和煦春风,做起事情来还事事以他为主,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长此以往,小皇帝心底自然也有偏向。
甚至暗地里觉得顾大人嫁给皇叔,简直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当然,他只敢在心里头吐槽几分。
这会儿也是如此,顾清衍见他深思不属,便柔声问道:“陛下可有烦心事,微臣可能为您分忧?”
小皇帝笑了笑,还是开口:“今日行宫送信过来,说春寒料峭,太后又病了,朕心底有些担心。”
顾清衍心中挑眉,知道小皇帝这是想念自己的生母了。
太上皇将太后打发走,于国于后宫是好事,但却并没有考虑小皇帝的一腔爱母之心。
人道与皇权总是相悖。
顾清衍能理解小皇帝心中的纠结,便提议道:“行宫距离京城也不算远,陛下若是担心不如过去看看,再带上太医院的人,太后见您孝顺,肯定会好起来。”
小皇帝顿时心动不已。
“朕是皇帝,冒然离开是不是不好?”小皇帝开口道。
顾清衍却说:“陛下是皇帝,但同样是太后的亲子,孝顺父母乃是人之天性,哪里会不好。”
小皇帝一听,立刻定下要去探望太后的事情。
等顾清衍从宫中离开,裴玄便找到他:“你建议皇上去行宫了?”
顾清衍点头:“陛下关心太后,现在不去,以后也会去,何必阻拦。”
裴玄提醒:“太后那边人心不定,若是陛下过去探望,只怕会想尽办法回宫。”
顾清衍笑了笑:“那是皇家自己的事情,我们又何必去做这个恶人。”
如果小皇帝真的被太后说动了,愿意违背太上皇的意思将人接回来,在顾清衍看来也不是一桩坏事。
“有些感情越是压抑,越是汹涌,更何况母子之情乃是天性,能拦住一次两次,也拦不住一辈子,太后迟早都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