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秘方
“大伯, 您坐。”
顾清衍招呼人进门,将三个白瓷碗放到他跟前。
三个瓷碗里,蜜饯分别是三种不同的颜色, 蜂蜜色、棕黑色和带着星星点点雪白的棕色。
村长大伯坐下来就笑:“你特意喊我过来, 就是请我吃蜜饯来了?”
“您想尝一尝,吃完了, 我有重要的事情想商量。”顾清衍在旁边坐下。
村长大伯心底奇怪, 再看刘妈妈含笑不语, 姐妹俩脸上也都是笑容。
按捺着疑惑,村长大伯先拿起一颗。
“咦,这味道真不错。”
他拿的是蜜蜂色的, 一入口就知道这蜜饯好吃, 看起来晶莹剔透, 尝起来酸甜交织, 他这把年纪吃着也觉得好。
“城里头蜜饯铺子买的没这么好吃, 莫非是你从青州府带回来的?”村长大伯问。
顾清衍只是笑:“您再尝尝另外两种。”
村长大伯拿了一颗棕黑色的:“这个……有点苦味,可仔细尝却又回甘,杏子的味道比方才那个更浓郁一些。”
嚼劲十足, 比方才那颗更符合他这样老年人的口味。
“这样的蜜饯, 我倒是从未吃过。”
村长大伯不用提醒,继续拿起第三颗。
跟方才的两颗都不一样, 第三颗是盐津口味,甜中带咸, 咸鲜开口,跟甜口的蜜饯截然不同。
吃了一颗,村长大伯忍不住又拿了个一颗。
等咬了一口他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的笑了:“瞧我, 一大把年纪还贪嘴。”
“衍哥儿,这些蜜饯你打哪儿买来的,若是价格便宜,回头过年倒是可以买一些,自家吃或者待客都是极好的。”
顾清衍放心的笑了:“大伯,这是我们自家做的。”
“自家做的?”
村长大伯惊呆了,再想起前些时候,这几个孩子上山采摘了果子。
当时他婆娘还说,那李子酸涩的没法吃,让他将大山从城里头买回来的桃子拿几个送过来,让孩子过过嘴瘾。
“这是梅岭山上的果子做的?”
顾清衍点头。
村长大伯更为吃惊,山上果子口味有多差,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这些年也想过一些办法,奈何山地贫瘠,用了肥也留不住,只能天生天养。
他脸色严肃起来,迅速又吃了一遍,沉吟起来。
顾清衍笑着问:“大伯,你觉得咱们顾家能做这个买卖吗?”
村长大伯一愣,看向坐在另一侧的刘妈妈。
在他看来,衍哥儿虽然是读书人,但肯定不懂做蜜饯,八成还是刘妈妈带来的手艺。
“你想做蜜饯买卖,这倒也成,反正山头上的果子没有归属,你去摘了,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村长大伯还笑着说:“你读书考试花销大,将来若是要进京赶考,没个八百十两银子去不了,靠这个赚一些银钱补贴也好。”
顾清衍连忙打住:“不是我家做,是让整个顾家,咱们梅岭村顾家做这桩买卖。”
这下村长大伯惊住了,他拧起眉头来。
“衍哥儿,大伯知道你善心,可你干娘带来的手艺,怎么能便宜别人。”
这时候,刘妈妈开口了:“他大伯,请你来之前,我们都已经商量过了。”
“我虽有手艺,但毕竟是妇道人家,不可能抛头露面做生意,再者,衍哥儿是读书人,我指望他能考上功名,入朝为官,他是不可能从商的,不然怕耽误读书。”
“除了我,家里就两个丫头,年纪太小。”
“所以我就想,不如请村里头出面,大家伙儿一起来做这桩买卖。”
这是顾清衍跟刘妈妈商量好的。
刘妈妈毕竟是外来人,作为顾清衍的干娘住在顾家,虽说大部分族人都是好的,但乡下地方,总有流言蜚语。
将秘方加在刘妈妈头上,村里人领了她这份情,往后她在村里头更有地位。
村长大伯沉思起来。
他知道蜜饯口味好,不愁卖,还是用山上的酸果子做的,本钱少。
若是能卖出去,村里头家家户户肯定能分到钱。
可这样一来,大侄子一家太亏了。
作为村长,他自然为族人和村民着想,但作为大伯,他还是舍不得大侄子吃亏。
“大伯,娘说得在理,若是我科考顺利,将来就能当官,等我当官了,肯定会把她们都带走,到时候没有人能留在这里做生意。”
“再有一个,果子长在山头上,按理来说就是整个村子的资产,哪能让一家霸占。”
村长大伯还是摇头:“这也你太吃亏了。”
刘妈妈笑着开口:“他大伯,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家出秘方,可以教族人们做蜜饯,等蜜饯卖出去,除去成本,我们家拿一成利润,拿够十年。”
“等到十年后,秘方就是村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