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2/3页)

扶苏就跪在那里,身体僵硬至极,眼底那复杂不亚于在场的大臣。

【早知道,就听蒙恬的建议,晚点再死,复核一下这个是不是真的了,是吧?】

【哦,不对,复核也没用,这边复核那边就敢再下一道旨意,反正秘不发丧,弄死扶苏,再办事。】

是的,如果是他,局面已经做到这种地步了,肯定不能就此停止的。

李斯心下道。

不过换句话说这里面一定有一个位高权重的大臣,内外勾结,否则定不下这个局。

等会儿?

内外勾结?

李斯愣了,随即转念一想,不对劲,这脏水往自己身上泼作甚?!

别人跑还跑不掉呢,他自己往上对号入座。

他不就是和赵高想要一起推举公子胡亥吗?这又算得了什么?

他又不会去做这种事,若易太子三世不安,应在一切之前就定下来。

虽然就结果而言……

他可能没做到。

但是别管做到与否,若是陛下最终下令,听从就是,奉主之诏,听天之命,陛下待他至此,他绝不负陛下。

不过换句话说,宦官的确有问题,他不应该再参合宦官之事,但是此刻事到临头换人已经来不及了。

长公子地位或定、或改就是今朝了。

甚至不仅仅是李斯,在场的其他人也不由得思及至此。

而林朝的声音仍旧未停下——

【假如是造反,说不准也会动不了军队,毕竟三十万长城军,不是蒙恬的,下面还有王离呢,王家的声望那也不见得就比蒙恬低,甚至可能更胜一筹也说不准。】

【然后造反未遂,而直接被斩杀。】

【又或者解决了王离,但是因为后勤、因为家小都在对面手里,下面也不见得会跟,毕竟长公子虽然素有贤名,但是为了长公子的贤名,全军上下把自己家老婆孩子献出去,也显然不太可能,再想从龙去吧,基层也从龙?】

【但是这玩意因为没干过,也有可能成了,赌一下万一他们消息没守住,秘不发丧的事件败露,师出有名,一路摧枯拉朽成了呢?】

【勤王的大旗就唬住人了呢?】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长公子要是随时都能够带着长城军造反,陛下八成也睡不好觉就是了。】

林朝的声音,就这么回荡在众人耳畔。

一切都是那么清晰。

在场众人,设身处地,甚至都不由得思索,个中选择亦是不同。

至于当事人,此刻仍旧不曾开口。

他沉默着,僵硬着,他跪在那里,一言不发。

【陛下和长公子这对父子,凭借继承人这件事,直接上了五千年模拟,两千年继承人大考。】

【古来太子出去历练三条路,一是不小心死外面,二是不小心没死外面,三是皇帝死了,太子不在附近,甚至还在边关,被别人篡了。】

【而我大秦,作为大一统王朝,开局就帮后世在继承人问题上了一课,第三条路,走不通,能不走,尽量别走。】

这边说着,始皇帝的那脸色就越发阴沉。

周遭都散发着寒气。

几个大臣,此时此刻,别管是有心无心,此刻都更加不敢开口了。

【不得不说,就这个前车之鉴,可害苦了刘据,被陷害后,学了前辈长公子教训,子弄父兵,最终自己反倒是一并成为了教材,惨呐。】

【可以说刘据最终的惊天一举,简直就是倒霉就倒霉在于抄长公子作业了。】

【毕竟,别人张嘴就是太子将不念秦扶苏事耶?完了人大腿一拍,娘俩直接就走上了不归路。】

【自己的人完全见不到汉武帝的面,最终参考长公子的结局,直接莽了上去,汉武帝成功没死,人家活着呢,当着汉武帝的面,直接谋反,民间皆云“太子反”,以故众不附太子,太子一家,就还在襁褓之中的刘病已,剩下的全死了,哦,除了他爹汉武帝。】

【最终,迎来大结局,巫蛊之祸牵连了不知道多少人,帮太子的,不帮太子的,害太子的,全都得死,牵连了数万人。】

【这简直就是长公子如果反,但是另一边没死的另外一种结局。】

王绾看了眼那边的长公子,不由得叹了口气。

长公子啊……

【这是什么只要不起兵,头顶的老父亲,就处于一种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叠加态。】

【这继承人真是一个难做的活。】

林朝声音有些感慨,也有些惋惜,但是终归还是平静。

众人听着林朝的感慨,心下微动,面色也多了几分复杂。

心下更是有了更多盘算。

至于始皇帝,理智是一回事,但是这事摆在这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与此同时,林朝那边峰回路转,继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