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都说我们是农耕民族, 农具更是源远流长。]

[早在上古时代,我们就已经有了最早的犁,只不过那个时候还是石头所制造, 后来伴随着铁器的逐渐普及开来, 有了铁犁, 到了汉代的时候, 更是有了现在犁的雏形。]

那声音说着, 那画面之上更是出现了犁图。

东西并不复杂, 简单直接。

[到了后期,更是出现了曲辕犁, 相比较直辕犁的不便,需要更多的人力牛力,转向不易, 曲辕犁更加省时省力, 高效便捷。]

[而这只是区区一个犁地工具罢了。]

[扒子、铁杵、收割刀刃,一个又一个, 伴随着历代的演化到达了巅峰。]

如果说之前只是开始, 那么现在这些外形各异的东西, 在这一刻可谓是醒目极了。

尤其是那曲辕犁, 十一个部件都能够看到。

或许这个过程中有一点艰难之处, 但是复刻起来应该不会那么难。

农亦是国本。

一切当前, 别说墨家弟子那眼神都要长在那画面之上了, 作为少部分农家弟子,那简直就是天降甘霖。

何为农家?

播百谷, 劝耕桑,以足衣食!

有激动者,甚至已经老泪纵横。

相比较那不知道何处何时才会迎来的占城稻, 这农具算是彻底落在了实处。

说不得陛下要亲自耕之,农家治世,算是真真看到了一点希望。

嬴政望着那些东西,仍旧觉得不太够,不过对于现在而言,可以一用。

甚至因为材质的缘故,价格或许会更加低廉。

[而到现在,一切已经变了。]

话说着,里面的画面已经逐渐化作了钢铁巨兽。

动着那庞大的镰刀,发出嗡嗡的叫声。

[走进近现代后,机械化农具逐渐取代了人力,尤其是在越发广袤的土地上。]

天上飞的机关鸟,地上走的庞然大物。

如果说之前还算是脚踏实地,那如今的画面就已经越发透着些神异了。

而更神异的是那土地。

被那庞然大物所翻滚的极好。

[我本农八号,更是自上古而来,我创始人商振,更是鲁班的后代,信誉有保证,迭代至今,已经有五千年历史。]

[兼除草、翻地、收割于一体,厂家直销,价格低廉,有意者请在评论区留言。]

【啊……鲁班知道,他的后人姓商吗?】

我们家祖师爷不一定知道,但是如果真的有的话,其实是个好事。

唯一的问题是——

你能不能编得稍微靠谱一点?

你咋不直接姓墨呢?

你姓公羊也可以啊,好歹都沾个公。

【不过那个曲辕犁看着真的挺好用的。】

【而且那东西还能是木头的。】

【那是真的很省事啊。】

【也不知道万能的黑大爷去哪了,多久能回……哦不对,我现在也没在咸阳。】

黑大爷?

这谁?

难不成也是神仙?

掌工之神?

不过始皇帝却是感觉到了此人是谁,虽然那人完全不姓黑。

经常帮林朝的工匠,同林朝亲近的,只有一人,而且如今已经离去。

只是始皇帝的目光,仍旧落在那异镜之上,酒撒于天地间,落在石台之上的美酒,散发着酒香,亦是如同迎光撒金。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画面上的良田,或是沃野千里,一望无际,金黄璀璨,或是绕山而走,一梯一节,看起来都多了些世外仙境的感觉。

有人在里面走着,大抵是农民。

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那个画面之中,是丰收。

始皇帝看着那画面,思绪繁多。

……

当然,林朝虽然趁着空闲摸鱼。

事还是要干的。

空闲之余,把剩下的祭词该念的念了。

到底不同于咸阳城外的祭祀,封禅大礼,更有随行官员参与,故而当林朝当干完之后,剩下的那就是李斯他们等人的活了。

只不过在场的许多人大多都无心于此了。

泰山封禅,何尝不是一场天命?

心下所想得越发多了起来。

下山的时候,就听见林朝那边传来声音——

【说起来,到现在为止都没下雨哎?】

【秦朝著名景点,五大夫树,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啊。】

【头铁敢嘲讽陛下不按照他们规章制度走的儒生,也不敢开口了哎。】

【可喜可贺。】

始皇帝对此倒是眉毛都没抬。

至于那些儒生那也是一个个脸色各异。

至于墨家学派,对此虽然谈不上幸灾乐祸,那也是别有一番感觉。

他们?

可能不是不敢开口,而是在这种情况下,仍旧还敢开口的,已经不在了。

连博士官的官职都没喽。

神仙在此,何尝不是天赐于大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