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3页)

那大秦……

日后有没有一种可能……

也跟这个有关系呢?

[当然,若是出现战乱,那更是要出问题,都知道黄河是地上悬河,扒了大堤,黄河水倾泻而出,河床的问题彻底解决了,但是同时,两岸彻底完了。]

[话又说回来了,要是不管会怎么样呢?]

【会出现黄河之水天上来,冲入寻常百姓家,哎,古代老百姓不容易啊。】

所以说,黄河真的是天河?!

不,不对!

这话……好像不是说黄河真的是天河。

[黄河会稳定地冲刷着所有能够刷到的地方。]

【整个华北平原,全都是黄河冲出来的。】

【泰山怎么就不是海外仙岛呢?几万年,泰山从岛成山了。】

【历代祭祀,都祭祀泰山,还是挺合理的。】

海外仙岛,竟在大地中?

海外,但是不沾海?

嬴政听着这些沉默了。

朕知道沧海桑田,但是朕不知道这么沧海桑田。

对于人来说万年难以企及,但是对于仙人而言,几万年或许只是一瞬。

或许以前有海外仙山,但是伴随着这种类似的事情,都已经搬到天宫上去了。

突然感觉这种事情,合情合理了。

如果朕是神仙,朕也不住在与世隔绝的仙岛上,因为不知道多少年后,与世隔绝直接就成山岳了。

神仙的事情,的确非凡人能够猜测的。

想到此处,始皇帝看了眼远处那白云朵朵的天际,也不知道在多远的地方,才能够乘神舟到达天宫。

也有一些人有了一个念头,要不访群山呢?

万一有一个丢下落下的仙人呢?

虽然有点舍近求远之嫌,但是终归是一种路子。

多条路,多点可能,这种东西永远不嫌多。

【真的就是虚假的填海,精卫,真正的填海,黄河。】

【哦不对,如果不把精卫局限于炎帝小女儿这件事,填海造岛的精卫,那更厉害,年高峰甚至能够比黄河都强。】

不把精卫局限于炎帝小女儿?

难不成精卫有很多?

想到此处,众人不由得联想到了无数鸟儿衔石投海。

毅力极佳。

【从某种角度来说,秦国也幸亏是黄河没在秦国时代改道,都用不上陛下登基,秦国就得被六国给弄死。】

【函谷关不能跑,但是黄河这个天险可能跑。】

【秦国真是赶上黄河的好时候了。】

[为了杜绝黄河改道,大堤泛滥,洪水殃及亿万万百姓,我们开始控水控沙。]

说着,在那一瞬间,始皇帝看见了一个有那么一点似曾相识却又截然不同的东西。

[小浪底大坝,长一千六百米,高一百五十四米。]

[三门峡大坝长七百米,高一百米,总大小二百米。]

[而类似的黄河大坝还有很多,比如说古贤大坝。]

[当古贤大坝泄洪的时候,那在壶口瀑布上,那真真是黄河万里触山动。]

画面说着,那画面一动再动。

山河不断,那大坝好像都渺小至极。

仿佛只是个玩具,只是小小水流上的一块精细的石头。

但是实际上?

这些东西无一例外都是庞然大物,即便是眼下这个相比较之前所见的三峡大坝相比小了不知道多少。

但是依然是鬼斧神工,造化万千。

嬴政看着眼前这些东西,也沉思了一瞬,相比较之下,感觉这个难度小一点?

但是需要的可能太多了。

而且拦填海沙……

算了,暂时不想了。

[黄河水清、黄河非黄。]

[汛期存水,旱季出水。]

[发电、泄洪、调水、调沙,退耕还林。]

[我们从历朝历代走来,从大禹治水,无数治水人,走进今朝,付出了无数辛劳与生命,以后一定会更好。]

[或许在以后的某一天,黄河不再是地上悬河,黄河再也不会大面积泛滥。]

[两岸人民,不在头顶黄患利剑。]

声音坚定,土地变得渺小,仿佛走上了万米高空。

也就是在下一刻,视线拉回到了地面树苗上。

声音消失,但是许多人都难以从那个画面之中走出来。

治理黄河啊……

治水之人,在随行官员中很稀少,但是稀少不是没有。

那里或许是仙境至人间。

但是那里的他们,或许也是人,传承下去的人。

关中之地,沃野千里啊……

以后的沃野千里,何尝不是今日之果。

黄河水清,黄河水淡,汛枯有度,听海见平莫不如是。

异镜之中终归回到平静,那曲调逐渐平缓,甚至带着几分安眠之意。

但是这曲调却并非能够让所有人安眠。

有人睡不着觉想着神仙,想着那诸天星宿中的神仙到底如何,天宫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