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隗状刚想说话, 下一瞬就被李斯抢了先,“登封报天,降禅除地, 古之大事, 当立碑刻石, 以昭后世!”

李斯脑子转得极快, “臣愿起笔, 为陛下书!”

“可。”

话音落下, 群臣沸腾,

隗状直接目光看向李斯, 那目光恨不得把李斯穿了,李斯你是真的快啊!

左右丞相,必然是要有留一人, 眼下李斯跑了, 隗状就算是想开口那也根本动不了。

此时此刻,满朝文武争相试图随陛下前去泰山封禅。

随即隗状看向了到现在都没说话, 几乎同坐一条船的冯劫。

“冯劫, ”

话音未落, 冯劫道, “陛下, 臣有监百官之任, 眼下前去泰山, 周围巡视必不可少,臣愿与陛下同行!”

“……”隗状。

待到冯劫全身而退之后, 方才宽慰隗状道,“你不必如此。”

“即便是李斯不开口,你如今为右相, 地位更高些,最终大抵很有可能是你留守于咸阳。”

“如此重任,重之又重。”

“陛下怎会轻许他人?”

“……”

隗状完全没有被安慰到,如果你不开口的话,我的心态会更好一点。

对此,冯劫也知道,但是——

知道是知道,但是这事,决不能这么干。

虽然咱们关系不错,但是吧,事到临头,还是要该怎么做怎么做的。

隗状面无表情,就在不久之前,右相这个位置,还另有其人。

哦,更加准确的说,就是眼前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哦不,是半步,是好事。

权利更大是好事。

甚至隗状不久之前,虽然有些感慨王绾的下台,但更多的也是喜悦。

李斯虽然为陛下所信任,但是终归止步于左相,怎么看自己还是更加重要的。

但是此刻——

隗状有点高兴不起来了。

哦,可能不是有点。

是很多。

特别多。

而相比较心态极差的隗状,在众人眼中被降职的王绾挥挥袖子,多了几分云淡风轻,拱手道,“陛下,臣代奉常之职,必会处理好此事。”

“请陛下放心。”他说着,那双眸更是没有任何压力。

此话一出,隗状顿时看向王绾。

四目相对,王绾那叫一个谦和有礼,和蔼可亲,仿佛什么邻家老者一般。

除了不像王绾之外,都很好。

异镜之上,放着他们看不懂的东西,黑色为底,半球于下,其上,一个白色的球在那边转啊转的。

除了隗状之外,没人在乎。

不,准确说,也不仅仅是已经知道自己彻底没戏的隗状,还有扶苏。

【说起来,去泰山的人选,又没有长公子是吗?】

什么叫做又?

朕第一次去。

【众所周知,继承人离自己太远,是要出事的。】

“……”嬴政。

能出什么事?

秦国历代继承人,往上数四代,三个都不见得能够长随君王,不在秦国之内的都有,能够出什么事?

不过林朝既是开口。

嬴政沉默了一下,到底还是道,“扶苏,你随行!”

【哎?】

【竟然带上了吗?!】

【长公子,你今天和陛下暂时性修复了一下父子关系了吗?】

“……”扶苏。

虽然,但是,倒也不用这么说。

我其实和父皇的关系,倒也没有那么差……吧?

想到此处,扶苏沉默了。

或许,他和父皇的关系……的确不太好。

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呢?

他与父皇政见不合,很多东西,他也实在不愿装作无事发生。

谏言于上,却是收效甚微。

只是即便是收效甚微,也要去做。

为臣,为子,为国,为稽首,他不应该坐视。

说来眼下的局面,已经是他想不到的了,他于父皇,是最为看重的儿子,更是寄予众望的儿子。

想到此处,扶苏也是由衷地高兴。

“臣领命!”

声音,掷地有声。

身形,如松似柏。

眼底尽是孺慕之情。

到底是亲儿子,说是一点动容都没有是假的。

但是作为万乘之尊的始皇帝不想表现出来。

今日下朝算是很早了。

当然,肉眼可见的具体事宜有更多,距离启程再快也要个十来天,但是这个和林朝没关系。

下朝后,太乐回头望了一眼高大的咸阳宫,到底还是叫住了林朝,“秘祝。”

“嗯?”林朝闻声回头,“太乐何事?”

“你我也算是同道中人,我之前一直想同你谈乐道,只是因缘际会之下,终归未动,今时今日,也不知是否还来得及。”太乐眼底尽是期望与真诚。

林朝倒是感觉到了太乐的真诚,但是“我不通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