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3/4页)
大家都以为,这就跟在别的研讨会一样,读完论文,大家就自身的理解发表一下看法,然后热切地达成共识就可以了,哪里想到,夏国人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他们讲环保主义者极简主义者更倾向于使用肥皂,而不是更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洗涤剂,就有夏国的人拿着笔记本跑到对方身后开始咨询,环保主义者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喜欢什么样的产品。
有研究院将高密度洗衣粉的新型研究,就有夏国人捧着笔记本去问他们,这个技术到了什么程度,与原先的浓缩洗衣粉有什么区别,在国外大家是否接受高密度洗衣粉,它和洗衣液有没有竞争力?
总之所有人发现,国外各家公司连研究院等科研人员,来了足足700余家单位,将近两千人,而夏国日化行业,香精行业,还有各大相关高校研究所,来的比他们多多了,足足四千余人。
芭芭拉都惊讶地问周渔:“怎么这么多人?”
周渔笑着说:“这不是共同学习?”
实际上,是李晓明提前跟国内各日化厂和香精公司香研所再次强调了这次讨论会和博览会的规模和档次,让大家拿出全部精力来准备。
然后又强调了他们的宗旨:想推销的就推销,想引进的就引进,不懂就问,真好就买——他们这次还邀请了不少日化研究所实验室,还有大学精细化工方向的专家教授过来,为的就是更多的促成合作。
龙平梁还跟周渔说笑:“李厂长终于将我们凶悍的一面落实了。”
这三天可以这么说,大家以为是来看看夏国风光,瞧一瞧华美日化究竟是在怎么样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然后最好能够找到新的商机——夏国市场也好,和华美日化合作也好,这都是不错的。
哪里想到,博览会没参加,自己先被压干了!
当然,他们也没得抱怨,因为真的知道了答案——华美日化怪不得这么强悍凶猛,原来是在这种环境下催生的最强者!
却不知道,他们根本方向就错了,华美日化不是养出来的蛊,它是领头的王!
不过好在,夏国人虽然问得多且深,而且似乎根本不懂人情世故,不达目的不罢休,但也有好处,譬如那位讲环保主义更愿意使用肥皂的人,叫做奥利弗,是做洗涤用品市场研究的专家。
而缠着他不停问的,则是来自于东山省的一家肥皂厂,他叫刘学明,这是一家私营厂,只做肥皂,而且因为质量好,所以进入了梅树村门店销售,是东山省一人店里卖的最好的肥皂之一。
但是肥皂利润低,而且在国内竞争太激烈了,他早就想跟着前辈一样出海闯一闯,不过他们根本没这样的资源,评定会一传达出要开这个讨论会和博览会,就立刻报名了。
如今他仔仔细细将对方问清楚了,就直接说:“我可以聘请您为我们的产品规划一条出口销售路线吗?”
奥利弗都惊了,他说:“我很贵。”
刘学明回答:“虽然我们的肥皂又便宜又好用,但我也认同好的东西都不便宜。”
奥利弗立刻对其另眼相看,“那我想我们是可以聊聊。”他有自己的公司的。
如此众多,等着到了博览会,那真是盛况,京市展览中心一共五个馆,共计2.5万平方米的使用面积,评定会全部租用。
可以这么说,全国日化企业、香精香料公司、香研所都在这里可以找到。
而且,让这些来参展的外资公司和研究人员惊异的是,夏国的工厂企业研究人员居然都是懂英语的,数年发展,华美日化带着大家冲锋向前,所有人都看到了可以达到的最高处——让自己的日化品卖到世界各地的角落,那自然就要重视起来了。
有了这个前提,沟通自然顺畅。
于是,国外的精油公司和夏国的日化企业谈合作。国外的日化公司和夏国的精油公司香研所谈合作。
当然,整个展馆里,排队最长人数最多的自然是华美日化,对各大香精香料公司,他们的日化品牌众多,对香料有巨大的需求,对于各大日化、香水公司,他们则拥有西瓜酮。
不可能所有品牌都推出水生调香水,但是大家都懂一点,你不可以没有。
都说要引领潮流,但实际上,能做到这样的企业很少。
也许他们在开创的时候有这样的产品,但此时此刻,却没有人敢说下一个潮流是我带来的。
所以,跟着潮流走,其实是最好的办法。
毕竟,消费者永远都是对的。
尤其是,他们本就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他们有品味有团队,已经比其他的企业要容易胜出的多了。
因此,第一天展会到了结束的时候,华美日化这边还是挤着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