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因为这次报道的事件, 所以周渔办公室的电视是一直开着的。
《晚间新闻》的时候,他们正刚刚处理完一件事——他们在之前就已经预定了广告板块,是用来科普二恶烷的。
今天发现《昨日美国》的不实报道后, 周渔就让戴维斯去联系这些媒体, 确保这些广告位能够继续使用。
一开始是没问题的,毕竟周渔他们是付了真金白银的。
但到了中午, 这些报纸就一个个打来了电话,通知戴维斯:“发生了一些小状况,你们的广告没有审核通过,你们再进行修改吧。”
这些媒体都很聪明, 他们没有说没有位置, 也没有说不给你发, 只是让你修改。
但原因是个人都知道,作为媒体, 他们不想卷入两家媒体的争端,也不想惹麻烦。
这也代表了他们目前的态度——隔岸观火。
戴维斯自然是生气的,可是却没有办法, 几乎所有的报纸广告部都是这样回复他的, 没有任何企业可以得罪所有的报纸。
“那……我们是不是没有办法了。”
周渔那会儿的回答是:“静观其变。”事情是在变化的,此时隔岸观火是因为不涉及自身, 不过一旦涉及就不一样了。
他们在办公室里没回去,也是在等电话——全美一共1750份报纸, 周渔不可能全买, 但也买了上百份, 为的就是一锤子钉死二恶烷的事情。
这些报纸自然有全国性质的大报,也有各地方的报纸,所以得到消息的时间不一样, 这一天都有电话陆续打来,他们得统计。
所以,一个办公室的人,都看到了《晚间新闻》的内容。
于芳菲简直大开眼界:“就这么说吗?这么直白?”
这么长时间的合作,戴维斯已经很了解夏国了,他解释道:“我们的媒体跟你们的不一样,在美国国家是不允许办电视台和报纸的,这些都是私人的,报纸的背后是财团,是有着利益关系的。”
“所以,他们不止是为了播报新闻,让公众了解真相,更多的也是为了挣钱。这是一门生意,而不是公益事业。”
“但是,”戴维斯也皱着眉,“这么直白的也比较少,USI(美国国际广播电视台)这是铁了心也跟《昨日美国》分出对错,就是不知道《昨日美国》会怎么办了!”
于芳菲直接说:“其实损失最小的办法就是闭嘴。”
这是对的。
《真相是什么》已经将二恶烷说的透透的,外加USI作为美国前五的电视台,影响力巨大,《昨日美国》先天就理亏。
这个时候,按着夏国人的想法,那就需要用到三十六计走为上:在对方已经占据全盘优势,己方没有任何可能战胜的情况下,是不能硬碰硬的,只有三条出路——投降,讲和,撤退。
报纸也是需要公信力的,所以明面的投降和讲和都是不可能的,那么撤退才是最好的办法,先避而不谈,随后再围魏救赵——或者扯出个大新闻掩盖,热度一过,这事儿就解决了;或者私下与USI达成和解,一笑免恩仇。
当然了,如果这样的话,二恶烷的事情按理说应该会平稳结束,但是,周渔看着桌子上的两本书,一本叫做《哈里逊:一个贫民的奋起》,还有一本叫做《丹尼斯·詹姆斯:我与昨日美国》。
这两位恰好就是USI和《昨日美国》的创始人以及大股东。前者是周渔早就买的,为的就是能够打动说服对方,为华美日化提供一个特邀评论员的位置。
后者是今天刚刚买的,她匆忙地翻了一遍,倒是从中找出来一些好玩的事情,譬如虽然他们没有明说,但是他们都提过一件事情,就是电视的崛起对于报纸的影响,两人都在书里发表过相关的看法。
虽然他们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周渔还是闻到了火药味,她还专门去图书馆查了查,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哈里逊和丹尼斯年纪相仿,哈里逊是贫民小子富一代,丹尼斯则是标准的富N代。
可以这么说,他们是相仿的年纪截然不同的经历,他们是相同的赛道完全不同的载体。
哈里逊充满了冒犯,他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子,而丹尼斯非常优雅,却有着上位者特有的高傲,他有点像是旧式的贵族——眼睁睁地瞧着新技术的崛起,对其充满着愤怒。
周渔甚至都可以猜测:在这样一个并不大的圈子里,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脾气火爆自负的靠着自己双手博来一切的哈里逊对丹尼斯是怎样的态度——他不是看不起,而是认为自己必将取代。
所以,他们应该本就不怎么和睦。
当然这是推测,但周渔觉得,有时候,人的态度真的会左右一件事情的发展,如果她的推测对的话,她认为事情可能不会这么简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