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2/5页)
就这时,有个小姑娘说道:“这个我知道。这算是加盟店,和梅树村的自营店是不一样的,自营店的店长是开工资的,加盟店的店长的租赁装修进货费用都得自己拿,不过是直接拿利润的,三七分。”
居然是拿利润?这谁不吃惊?立时有人追问:“谁是三啊?褚伟民吗?”
小姑娘一听就笑了,“怎么可能?褚伟民是七,梅树村拿三。”
那不就跟自己的店没区别吗?虽然要分出去一些,可明眼人都知道,这三分利润很值当:一来梅树村有名气,二来不用自己进货,有人立刻就说了:“哎呀这是天大的好事啊!你说,当时也找我了,我觉得卖皂没出息,就没答应,哎呦哎呦哎呦诶!”
他竟然连连叹了三声。
一时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不过周渔没再听他们的议论,而是欣赏地看向了眼前的小姑娘——郑大妮。
如今已经是十月份了,距离上次周渔见郑大妮已经过了三个多月,郑大妮变化巨大。原先是又黑又小又瘦,衣服更是补丁摞补丁。
但现在,她虽然还是黑,但个子似乎长了一些,脸上也圆润了,穿着一身干净的衬衫裤子,看起来精神十足。
周渔瞧着心里就高兴:“什么时候到的?”
郑大妮看着周渔就想挨着她近一点,她对周渔有着特殊的亲切感,周渔也没躲闪,就被她挽着胳膊往褚伟民家里走,“我也是刚到,已经去过伟民大哥家了。于组长说你也要来,我猜你肯定先看店铺,就跑过来了。”
“我想跟你汇报我的成绩。”
周渔其实都知道,不过她愿意听,立刻说:“那讲讲吧。”
郑大妮就说:“我现在已经是一个移动的小卖部了,山沟村十里八乡都是我的地盘,不仅仅肥皂卖得好,还有其他的小物件卖的都好。”
“周总,我上个月挣了62块钱。我都没想过我能挣这么多钱,那天我买了两斤五花肉三斤排骨全炖了,我跟弟弟妹妹第一次吃肉吃的想吐。”
山沟村可是在山里,这个销售额很厉害了,周渔笑着说:“我听说你还把弟弟妹妹都送去上学了?”
郑大妮可没想到,周渔居然知道她的事儿,惊讶地说:“您知道啊,您怎么连我一点小事都知道?”不过她很快点头,自豪地说,“有文化好,我出来才知道,有文化的人有前途,我让他们都读书去了。”
“你也想读吧?”周渔问。
郑大妮笑了笑,“我已经很满足了,再说我岁数也大了。认识名字,会算数就行了,不用读了。”
“这怎么行,以后当店长要管理的,连账都看不懂,那不是让人忽悠了。我这边有计划,每年定期给销售员上课,先扫盲再加深课程,如果你们余力,考大学不敢说,上个和大学联办的夜校是可以的。梅树村的店长们不少都在上课呢。”
郑大妮可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她忍不住捂着嘴笑了,“那可太好了,我一定好好学。”
见了郑大妮,周渔就去了褚伟民家,因为报道的事儿,他俩见面比较多,所以并不陌生,但如今店要开了,显然对于褚伟民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他见面就想给周渔鞠躬,周渔哪里让,偏偏他父母还在旁边说:“周总,你让他给你行个礼,你让我们一家过上了好日子啊。”
周渔想说什么,褚伟民都帮她说了:“周总,我知道你要说我上新闻是帮你,可说真的,你有其他办法给肥皂打广告,我没有其他活路可以过得这么好。再说了,我出了名,全县的人都来我这里买肥皂,我也是受益。你怎么也要受我一拜。”
周渔能说什么,只能紧紧握着他的手不让他拜,另外给他提了个要求:“你可是第一家加盟店,这条喜讯过几天就会随着肥皂一起发给每个销售员,你可要做个榜样。加盟店可不止能开一家,你要是有能力,开几家都可以。加油吧。”
这显然是给褚伟民一个新的奔头,他笑着说:“那我就使劲好好干,给大家做个榜样。”
不过,褚伟民的榜样作用显而易见。周渔让人拍了当天开业的照片,顺便还用了省日报对于这条新闻的报道,此外又加了开店的优势和好处,最终做成了梅树村第一张公司内刊——《梅树村通讯》,发给了每个梅树村的员工。
在这里面,周渔还加上了鼓励现在梅树村直营店职工开加盟店的新举措,这张报纸发下去的同时,也让梅树村内部沸腾起来。
员工们兴奋不必提,但销售员们的感受更深一些——梅树村对于他们的许诺一步步都实现了,但拥有自己门市部,却是没人做到的,如今真的有人实现了,那他们的门市部还远吗。